当地时间3月8日,美国餐饮连锁公司麦当劳宣布将暂时关闭其在俄罗斯境内的850家门店。当日,星巴克公司、可口可乐公司也宣布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

此前,麦当劳、肯德基、百事可乐、可口可乐、星巴克等品牌因继续在俄罗斯运营而受到美国网友的批评。推特等社交网站的热搜榜单上,已经出现了#抵制麦当劳#的话题。

美国纽约州公共养老基金的主席、纽约州审计署长狄纳波利还向麦当劳等企业发去了公开信,要求他们“考虑暂停在俄业务”。

麦当劳等暂停在俄业务

美国当地时间3月8日,麦当劳以“在乌克兰发生的无谓的人类痛苦"为由,宣布将暂时关闭其在俄罗斯境内的850家门店,但是会继续支付其6.2万名俄罗斯员工的工资,旗下的麦当劳叔叔之家慈善基金也将继续运营。

据悉,俄罗斯第一家麦当劳餐厅于1990年初在莫斯科的普希金广场开业,彼时还在苏联解体前几个月,成为苏联解体后美国资本进驻的象征。时至宣布暂停在俄业务前,麦当劳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餐厅占其整个系统销售额的2%,约占其收入的9%,占其营业收入的3%。

而且据CNBC报道称,约84%的麦当劳俄罗斯分店为麦当劳公司所有,其余的由特许经营商经营。

麦当劳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肯普辛斯基(Chris Kempczinski)表示目前无法预测麦当劳何时能重新在俄罗斯开设餐厅,目前其正经历着供应链的中断和其他运营挑战。周二麦当劳美股收跌0.69%,年初至今累计下跌17.05%。

3月8日,星巴克也宣布暂停在俄罗斯的所有商业活动。据美国银行证券称,该公司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拥有约130个分店。

Cowen分析师Andrew Charles估计,这些门店在星巴克全球收入中的占比不到1%。

在俄罗斯拥有1000多家门店的肯德基在其发布年度业绩的同时,也发布了一则声明宣布暂停业务。同样作为全球大型餐饮集团的百胜餐饮,在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35000家连锁餐厅和100多万名员工。

壳牌也在同一天宣布,将分阶段退出俄罗斯所有油气业务,包括原油、石油产品、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LNG)等。

已有多品牌加入

在近日西方多国出现的“制裁俄罗斯”大潮中,先是北约等国的政府纷纷表示要对俄罗斯采取制裁行动,随后许多商家也加入了其中。

英国石油公司(bp)成为首个宣布退出俄罗斯的欧洲主要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2月27日,bp宣布退出其在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约20%的股权。本次退出可能导致其面临250亿美元的损失。

同日,Facebook公告禁止俄罗斯政府媒体在Facebook上打广告,或通过账号收广告费。随后YouTube、微软、TikTok等公司也在欧盟范围内限制俄罗斯媒体账号访问,部分公司推出网络安全守则,警告黑客威胁。

3月1日,苹果公司表示已暂停在俄罗斯的所有产品销售,包括停止向其在俄罗斯的销售渠道出口所有产品,以回应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手机壳制造商Burga分析了苹果的俄罗斯市场份额和该公司截至2021年的销售收入等可用数据,计算出仅在俄罗斯停售iPhone,苹果每天就要损失约300万美元。这意味每年损失约10亿美元。但相较于苹果2021年1239亿美元的收入来说,这些损失似乎并不能立刻产生明显的影响。

不少汽车公司也先后暂停在俄业务。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和德国戴姆勒宣布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

波音也表示已经暂停在莫斯科的主要业务并暂时关闭了在基辅的办公室,也暂停了对俄罗斯航空公司的零部件(提供)、维修和技术支持服务。

3月6日,Visa和万事达卡两家信用卡品牌已宣布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流媒体视频巨头奈飞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态度出现分歧

不过,并非所有企业都是积极响应上述行动。

在俄罗斯经营了60余年的百事可乐也宣布将暂停在俄罗斯销售包括百事可乐、七喜、美年达在内的饮料品牌,并暂停当地的资本投资和所有广告促销活动。

不过,百事可乐声明称,为了“坚持业务中人道主义的方面”,公司将继续在俄供应包括日常必需品在内的其他产品,如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婴儿配方奶粉和婴儿食品,以继续支持2万名员工和供应链中4万名农业工人的生计。

日本休闲服装巨头优衣库则更为刚硬。在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后,Zara和H&M等竞争对手都暂停了在俄罗斯的业务,优衣库则继续在俄罗斯营业。

优衣库品牌运营商速销公司的董事长柳井正说,这场冲突并不应该剥夺俄罗斯民众有衣穿的权利,这是一项基本人类需求。

他在声明中说:“战争永远不应该发生。每个国家都应该反对它。这次全欧洲明确反对战争并展现了它对乌克兰的支持。”他补充说:“衣服是一种生活必需品。俄罗斯民众也像我们一样拥有这种生活权利。”

据报道,优衣库在俄罗斯有49家门店。速销公司发言人说,该公司将“继续监控局势”,但“目前没有暂停业务的计划”。

耶鲁大学商学教授Jeffrey Sonnenfeld称:“事实证明,全球大品牌很难从俄罗斯抽身而出,他们在俄罗斯进行了几十年的品牌建设。很多消费品公司一直等到最后一刻才开始行动,这是有原因的。他们很害怕,因为他们之前付出了很多资源才打造成功这些标志性的品牌。”(北京时间财经 陈世爱)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