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上海,聚集了一批精英作家,有十来个文化名人发起成立了一个组织,叫“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们在中心城市,走上街头演讲宣传、飞行集会、节日游行,抨击白色恐怖,为大众呐喊,为革命奔走,这个组织的旗帜人物是鲁迅。

背景 “左联”全称叫“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1930年3月,发起人有鲁迅、潘汉年、冯雪峰、夏衍、阳翰笙、冯乃超、钱杏邨等12人,瞿秋白、茅盾、丁玲等都曾是其重要领导人。可以说聚集了当时中国文坛大多数左翼作家,以期反抗政府的文化“围剿”,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作家们不仅用文字回击统治者的文化“围剿”,许多作家还纷纷走上街头,公开举行集会游行、宣传演讲,抨击政府的“白色恐怖”,反对镇压革命青年。

“白色恐怖”是指在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在上海以“清党”为借口的反革命政变。主要是针对共产党、国民党左派人士、民主革命人士的大规模逮捕屠杀行为﹐提出“宁肯错杀三千,决不放过一个”的残酷政策,破坏革命组织﹐镇压左翼作家,迫害民主人士,其行为极其恐怖。

从1925年到1932年的八年间,鲁迅在“白色恐怖”下,经常遭受统治者的追踪、通缉、迫害。

1925年鲁迅因为支持北京女师大进步学生正义斗争,而被军阀政府免除公职通辑;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写《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抨击段祺瑞政府屠杀学生的罪行,遭反动政府追捕,避难于山本医院,被迫远赴厦门大学教书;

1927年赴中山大学任教,4月赴黄埔军校发表演讲《革命时代的文学》,惹得当局的不满,“4·12反革命政变”发生后,鲁迅前去营救进步学生无果而愤然辞职。9月鲁迅拒绝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离开广州赴上海;

1931年1月“左联”作家柔石等被逮捕,鲁迅因此受牵连而离开住所避难;

1932年遇战事,由内山书店好友护送至英租界内山支店避难。

八年间不仅仅是遭遇反动派的迫害,在文化界还遭受到右翼势力的诽谤攻击和左联内部人的论战谩骂。孤独与愤闷、战斗与决心使他百感交集。此时的鲁迅于1932年写下了一首七言律诗《自嘲》,描述了当时所处的险恶处境,表达了他强烈的爱憎感情和他决不妥协战斗到底的决心。

鲁迅《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之一 特立独行的民主战士鲁迅与共产党人的不解情缘:在家中三次“藏匿”被国民党通缉的共产党要犯瞿秋白,切磋学问,评论时政,志同道合,结下了深厚友情。

瞿秋白曾是早期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鲁迅在文坛上一直是单打独斗的民主战士。然而,谁能想到两人竟在上海有了交集结识,而且鲁迅独对瞿秋白评价很高,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是为什么呢?

1931年1月,瞿秋白因肺病发作而被中央批准留在上海养病。常年在国内各地和莫斯科共产国际之间奔波革命活动的他,终于有时间在上海重拾自己曾热爱的文艺了,当时在“左联”工作的冯雪峰非常理解这位党的最高领导人的心情。

1932年夏秋之际的一天,冯雪峰陪着瞿秋白夫妇去见鲁迅,鲁迅夫妇对这位从没见过面的客人进行了热情款待。两人见面后就像老朋友久别重逢,聊家常生活、谈人生经历,又从抗战谈到文学创作,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谈到即兴处鲁迅劝酒,瞿秋白虽然身体状况不好,但还是破例喝了白酒,两人一直谈到夜幕降临的傍晚,瞿秋白才起身告别。

当时,瞿秋白是国民党通缉的共产党“要犯”,经常处于险境。鲁迅在危难关头毫不畏难,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鲁迅毅然让瞿秋白三次在自己家里避难,热情接待,居家生活,才使瞿秋白免遭被捕。

两人在一起时不仅在文学上相互切磋学问,惺惺相惜,而且互相提醒对方人身安全。当时,鲁迅的名字一直排在国民党特务组织的暗杀名单上,瞿秋白劝他到苏联疗养,编写中国文学史。鲁迅坦然地说:“要杀就杀吧,我就是不走。”当鲁迅看到瞿秋白的病容,反而劝他到苏联去疗养和写作,足见两人情深意切。至到1934年1月瞿秋白接中央通知,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1935年6月18日,年仅36岁的瞿秋白因为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福建长汀英勇就义。

鲁迅得知消息后,抑制着悲痛和愤怒,为瞿秋白题写了一副挽联:“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家。”同时,与几位好友商议收集瞿秋白的译著文稿,鲁迅抱病连续熬夜为其编辑出版《海上述林》。鲁迅说:“我把他的作品出版,是一个纪念,也是一个抗议,一个示威……人给杀掉了,作品是不能给杀掉的,也是杀不掉的。”真可谓人生难得一知己。

之二 一封来自莫斯科的信,通过秘密交通渠道转交给鲁迅,要求立即解散“左联”,重新考虑成立新的组织。

“左联”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在创作方面取得的成果丰硕。如鲁迅、瞿秋白的杂文,茅盾、丁玲、蒋光慈、张天翼的小说,田汉、夏衍的剧本,大量的诗歌作家等,都在左联刊物和其他进步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作品,其思想上艺术上新高度,城市和农村,农民和工人等题材十分广泛,在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左联”还注重培养青年作家,涌现了沙汀、艾芜、叶紫、周文、蒋牧良、艾青、蒲风、聂绀弩、徐懋庸等一批文学新人,他们给文坛带来许多生气勃勃的作品,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生力军。

然而,在“左联”内部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和令鲁迅不快的做法。左联的内部刊物按规矩每期都要寄给鲁迅、茅盾(两人为民主人士)等人,其中有一期未曾寄给鲁迅。鲁迅就自己找来一看,是1934年的工作总结,其中提到工作上的缺点。这让鲁迅大为不满。茅盾说:一年的工作报告事先不同左联的“盟主”鲁迅商量,甚至连招呼都不打一个,这就太不尊重鲁迅了。其实鲁迅内心是清楚的,“左联”中有好多作家都是中共党团员。这个组织实际上是共产党在上海领导下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国民党争夺宣传阵地。今天看来早期共产党在如何组织统一战线、如何处理好党外民主人士问题上,个别人的稚幼、不成熟,即使是党内的工作总结,也应该向党外人士的鲁迅请教,听取他的意见,因为“左联”毕竟还是个群众团体。

1935年11月,根据在莫斯科共产党领导人王明的决定,让党内负责“左联”联系的萧三,通过秘密交通渠道给鲁迅写了一封信,并转其他“左联”领导人,要求解散“左联”,另组新文艺团体,团结更多的人,以适应抗日形势。鲁迅很赞同成立新的革命文学团体,但不应解散左联,这个意见没被采纳。鲁迅就要求发表一个解散的宣言,声明解散的原因是新的形势需要,但仍未被周扬、徐懋庸等“左联”党团领导人采纳。他们做出解散的决定,只跟同是党外人士的茅盾作了详细解释,而对鲁迅只是告知。对此鲁迅一言不发,他无话可说。鲁迅无可奈何,只是心冷。左联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解散了。此后,鲁迅对于周扬他们更加不信任了,于是采取合而不作的态度。

之三 鲁迅先生因病逝世,宋庆龄主持葬礼,众多名人抬棺扶灵,毛泽东为治丧委员会9人之一,蒋介石送来6字挽联⋯⋯群众自发为先生送行的队伍绵延十几公里。

1936年10月19日上午,鲁迅先生因肺病在上海的家中去世,时年仅55岁。

听到消息后,宋庆龄、冯雪峰等人都来吊唁。经过鲁迅夫人许广平与这几人的商量,拟定了治丧委员会的9人名单:蔡元培、马相伯、宋庆龄、毛泽东、内山完造、史沫特莱、沈钧儒、茅盾、萧三。

消息公布后,很多鲁迅的朋友、学生都赶来吊唁,除了文坛大家外,甚至跨界的上海明星电影公司的欧阳予倩、程步高、姚萃农等电影明星,也纷纷前来吊唁。更让人意外的是,曾经被鲁迅先生骂过的蒋介石,也是曾经下达通缉令拘捕鲁迅的蒋介石,都让人送来了挽联缅怀,挽联只有简单的六个字:鲁迅先生千古!能让蒋介石做出如此敬意,恐非像鲁迅这样的中国文化巨匠让人佩服。

1936年10月22日下午,鲁迅先生的灵柩从万国殡仪馆抬出,给鲁迅抬棺的人共有16人:胡风、巴金、黄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还、靳以、张天翼、吴朗西、陈白尘、肖乾、聂绀弩、欧阳山、周文、曹白、萧军。而为鲁迅先生扶灵的则是北大校长(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日本作家内山完造,还有著名文学家矛盾、胡风等人。上海各界人士自发前来为先生送行,马路上是水泄不通,队伍绵延十几公里。

在先生入土的时候,所有人一起用手铲土,将贴有“民族魂”的先生灵柩埋了下去,规模如此巨大的出殡仪式,这在整个上海从来没有出现过。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和地位。

总评 伟人毛泽东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是文化革命的旗手,民族的骄傲。

参考资料:《中国档案报》2016年总第2897期 (祁连鲁冰)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