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是战略物资?关键时刻10斤黄金都换不来1斤糖?
一位80多岁的老兵告诉我:90%的人不知道糖是“战时黄金”,人不吃东西只喝水能活7~10天,如果再有糖,可以活20多天,战争时期千斤黄金也换不来一斤白糖?
甜味对人类的吸引几乎是刻在基因里的,这是因为早期人类祖先获取肉类相对容易,但是尝到甜味的果实是可遇不可求的。
人类为了找寻甜味,就练就了一身识别甜味的本领和爱吃糖的天性。
甜味也会让人心情愉悦,比如不开心的时候和紧张的时候吃点甜,能得到极大的缓解,这点在小孩子身上体现的可是淋漓尽致。
糖是什么?
所谓的甜味其实来源于“糖”,糖由碳、氢、氧组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
糖类是人体主要营养来源之一。人体的消耗要以糖类氧化后产生的热能来维持,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有70%是靠糖类供给.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白砂糖,也就是白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制糖的国家,最早在西周时期就有记载,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王玄策出使印度带回来了印度制作蔗糖的技术,不过此时的糖充满了杂质,并不是白色的。
明朝中期,我国发明了“黄泥水淋糖法”,才有了白糖。
制作白糖的主要原料就是甘蔗和甜菜,这就是初中地理学到的所谓“南蔗北甜”。
白糖的“黑历史”。
说起制糖,这可是一段人类历史上的“黑历史”。
制糖的主要原料就是甘蔗,而甘蔗只能在热带种植,所以甘蔗制成的蔗糖对其他地区的人来说,是极其稀有的,价格昂贵,有利可图。
但甘蔗种植需要耗费非常多的人力,于是从16世纪开始,欧洲人开始了罪恶的黑奴贸易,只为了一口甜蜜。
从1451年到奴隶制被废除的1865年,有多达940万非洲人被当作奴隶运往美洲大陆,大部分都是在甘蔗园和棉花地里工作,而我国也有劳工被骗到美洲去种甘蔗。
所以在美洲大陆的制糖,是欧洲人犯下的大罪,不折不扣的黑历史。
现在看白糖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东西,价格非常便宜,而且很多科学家和专家都认为,不能食用太多糖,健身或减肥人群要控制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类)的摄入量,父母们都严格控制孩子吃糖的数量。
可为什么白糖到了战时就成了战略物资硬通货了呢?给黄金都不换吗?
是的,真不换。
1、迅速补充能量。
白糖热量高,100克白糖接近400大卡热量,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补充体力。
400卡什么概念呢?大概就是2碗米饭。
在二战的时候,士兵来不及吃饭或不能生火的时候,白糖或其他含糖高的制品,能让士兵在短时间内恢复战斗力。
即使是现在,抗震或抗洪时候,白糖或葡萄糖,也是必须的战略物资。
2、易存储,方便携带。
白糖的衍生品,比如方糖、巧克力、士力架,小巧不占体积和重量,方便携带,而且保质期超长。
可以说这类食品都在各国的单兵作战口粮里。
3、可制作火药。
“糖衣炮弹”可不是说说而已,实际上白糖经过熬制,再混入一定比例硝酸钾,就能制成简易炸药。
不仅如此,如果白糖跟氯化钾混合,则可变成简易火箭弹,这在中东地区也有使用例子。
4、应急治疗。
白糖可以临时用来治疗伤口,让伤口愈合,这是在战时极端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切莫使用这个方法。
白糖在民间。
过去老一辈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发奖品发白糖,赶集进城买白糖,相互送礼也送白糖,谁家生了孩子也送白糖。
一位老兵退伍后,到了秋天,告诉家人,入秋了,该屯点白糖了,搞的家里人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这些例子都表明白糖不仅在战时是硬通货,而且在过去一段时间,也是硬通货。
白糖还能做什么?
有人可能会说,白糖不就是吃的吗?
实际上工业级的白糖是工业上的重要原料,可用于污水处理、清洁剂、以及建筑业上可用作混凝土添加。
总之白糖在在很多领域都有用处,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二战时期,盟军封锁日本,导致日本全国缺糖,一方面老百姓吃不到糖;另一方面工业也用不到糖,就算是拿着黄金都换不来糖,一时间引起日本全国恐慌。
总之,白糖同棉花,盐一样都是战略储备物资。棉花可以用制作棉被、盐是身体所需,而糖的摄入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也在工业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