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观一词,在诸多史书中出现,如《东周列国志》、《左转》、《史记》、《三国志》等等。那么“京观”到底何物呢?听其来感觉是个好东西,其实不然,京观并非名胜古迹或者伟大建筑,而是古代一项不那么文明的交战惯例而来。

所谓“京观”,就是古代战争双方,战胜的一方将战败一方的尸体堆积在大路两侧,并覆土夯实,形成一个个如金字塔形的土堆,称为“京观”或“武军”。古代之所以要形成京观,主要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第二可以起到震慑作用,最后可减少因为尸体腐肉造成瘟疫。当然对于当时的战胜方来讲,最为主要的还是前两条。

打仗胜利了,把地方死亡的士兵尸体做成京观,无非就是向敌人宣称:看,老子就是牛,就是比你们厉害,谁跟我作对,就是这个下场。这震慑力绝对杠杠的。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出现京观的是在春秋时期。当时晋国和楚国交战,楚国获胜,为了震慑其它诸侯国不要肆意妄为,楚国就将晋人的尸体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城墙外,形成一道骇人的坟冢。这个举措所产生的震慑力十分强大,因此哪怕他十分残暴,但是,各诸侯国并未命令禁止,反而愈演愈烈。

根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70多次京观,所用的尸体超过三十万具。

那么最大的京观又是什么时候呢?其规模又如何呢?

要说最大的京观必须得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时期,皇甫嵩所镇压的一次起义,当时皇甫嵩用十万敌军首级铸成了一个巨大的京观。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杀人机器,却被当时的统治者极为推崇,或许是因为,皇甫嵩凭一己之力保住了统治阶级地位和权力。这也难怪在《后汉书》中皇甫嵩以正面积极形象示人。《后汉书》在其描写皇甫嵩的时候,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其赞叹和推崇。

据史料记载,当时百姓对皇甫嵩称赞作歌:“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作为官二代的皇甫嵩,叔父是东汉将军,父亲是雁门太守,但他并未就此懒散、混吃混喝,而是饱读诗书且武功高强,当官以来平步青云。那时的那些太尉、大将军等人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想要将他收入麾下,但是,年轻气盛的他不愿意屈居人下,都拒绝了。

公元184年,张角发动起义,天下响应。而朝廷则为之震怒,马上采取了镇压措施。并在洛阳外围的八个关口都设置了都尉,以保护朝政中心的安全。而此时皇甫嵩已升迁至左中郎将,和朱俊一起带领四万精兵共同镇压颍川。朱俊和黄巾军兵刃相见,大败。皇甫嵩退守长社,黄巾军穷追不舍,率兵围城,高下立见。

此时军中不乏惶恐之声,但是皇甫嵩冷静沉着:“贼人邻草建营,易因风起火。若夜里趁黑放火,他们定然慌忙散乱,此时若是出兵突围,必能大胜。”说来也巧,那晚果然有大风,皇甫嵩乘机命令士兵点燃火把利于城墙之上,又派精锐潜伏进黄巾军队伍中,大喊“失火”,与之呼应,风吹火星,果然军营起火。

黄巾军虽然规模宏大,但是作为临时组成的起义军,作战经验并不丰富,瞬间就被大火给慌了手脚。而此时皇甫嵩和朱俊突出重围,和奉命赶到援兵曹操一起连夜追击,黄巾军负隅顽抗,最后,数万人被皇甫嵩等人屠戮殆尽。初战告捷,皇甫嵩官升一等,携数万精兵乘胜进攻陈国等地区黄巾军,黄巾军大部分被杀戮,余者奔逃流亡。

至此,皇甫嵩威名远播,连连取胜,平定了三郡。同年的8月,黄巾军又一大部被皇甫嵩击败,首领卜已被生擒,余下七千多部下被屠杀。此时,张角率领的黄巾军击败董卓,占领河北等地。因此朝廷命皇甫嵩前去镇压,就在此时,张角病逝,其弟张梁统领黄巾军。

首次正面交战,皇甫嵩失败,于是皇甫嵩休整部队,以静制动。张梁则被胜利冲昏头脑,放松警惕,而皇甫嵩乘其不备,鸡鸣时分便率军攻打黄巾军。后者仓促迎战,大败于广宗,张梁战死沙场,黄巾军死伤三万余人,俘虏六万余人。皇甫嵩甚至将张角尸首从棺椁中剖出,戮尸以泄愤。至此黄巾军起义被镇压,接着皇甫嵩就整出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京观,皇甫嵩下令将此次屠杀多达十万的黄巾军和百姓尸体堆叠成山,用泥土以加固,以此来炫耀自己的军功。

当然,皇甫嵩也凭借此战和这个京观闻名于世。因为他在镇压起义中立下的汗马功劳,擢升为车骑将军,赏赐无数。

当然,对于皇甫嵩,到底是真英雄还是血腥的刽子手,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战乱的年代,国家兴,则百姓苦;国家亡,百姓更苦。总之一句话,战乱年代,无论兴亡,苦的都是百姓。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