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年人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无言的伤痛。”

过了而立之年,身上扛起的是担子,脚下路过的是荆棘,似乎没有谁可以逃避命运的劫难。

纵然生活一地鸡毛,我们也不会停止向前的步伐,只为了碎银几两。

所以有人说,这是中年人最后的倔强。

被生活束缚的人,活成了面子;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活成了里子。

这种人生差距,与《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命运颇为相似:

祥子只想做个有车的“洋车夫”,却走向堕落;

高妈经历不幸找到生路,改写了命运;

曹先生在时局动荡下依然坚守善心,活得通透。

年少时读这本书,只以为这是人心的冷暖。中年重温,才发现写的是自己的悲喜。

人生在世,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那些不向命运低头的中年人,都经历了三次蜕变,越早知道越好。

撕开欲望的“遮羞布”

从荒唐到清醒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说:

“任何一样东西,你渴望拥有它,它就盛开。一旦你拥有它,它就凋谢。”

美好的事物总是反人性的,有时得到也是一种失去。

我们习惯把“想要”当成一种追求,却忘了痛苦正是来源于内心的欲望。

无法抵制欲望的人,到头来也很难掌控人生。

正如祥子的命运那般,想要在黑暗中寻求一丝光亮,却因为欲望把自己推入深渊。

祥子在刘四爷家做工时,遇到泼辣的虎妞,为他的堕落埋下伏笔。

有一次,他得知车厂只有虎妞一个人时,明知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不妥,但还是进了虎妞的屋子,最后被对方“算计”。

虎妞要和他结婚,他不爱她,但他想要洋车。

于是,他没有反抗,任由虎妞摆布。

婚后,搬进新家,买了新车,虎妞却难产而死,他只能卖车办葬礼。

当小福子走进他的生活后,他又不甘心扛起养活对方一家人的担子,在他犹豫的过程中小福子就离他而去了。

祥子经历“三起三落”后,原本追求成功的信仰早就不复存在。

他开始酗酒,逛“白房子”,最后病到皮包瘦骨。

这一切的源头都始于不可控的欲望。

不能自救的人,也很难得到他助;看不清现实的人,只能在荒唐中逐渐被边缘化。

撕开欲望的“遮羞布”,挣脱欲望的枷锁,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曾听过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的创业经历,感受颇深。

李书福早年从事实体经营,发展速度虽慢,营收额却从未亏本。

但他偶然间发现,朋友一个月炒房的收益就远超自己多年辛苦的经营,由此便滋生了跃跃欲试的欲望。

他果断地关掉公司,拿出几千万身家跟风炒房。

而高回报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最终他把积蓄全部赔了进去。

事后他才醒悟:是贪欲,让自己失去理智和判断。

往后多年,他脚踏实地回归本行,不赚快钱,最终创立的吉利集团成为一家成长颇快的民营汽车企业。

欲望可以是向上的力量,也可以是堕落的源头。

祥子败给了不能抵制欲望,李书福赢在了克制欲望。

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被诱惑所扰,走向成功。

人至中年,经历了太多遗憾与不甘,那些意难平的亏欠,终究会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

不被内心的欲望左右,才能在这喧嚣的世界保持清醒。

恪守处世的“人间道”

从失意到体面

小说中的高妈,是不幸女性的代表。

她的丈夫,好赌成性,每次输了钱就让高妈善后。

如果高妈拿不出来,就只能想方设法借钱给丈夫补过,否则他就要耍泼骂街,直到高妈妥协为止。

与这样的人结为夫妻,日子并不好过,而高妈在当时的环境下也很难离婚。

后来,丈夫在一场意外中死了,高妈才得以解脱,而她的人生也逐渐变得敞亮。

高妈攀上了曹家,在此做工。

在历经诸多不幸后,她开始用“钱生钱” 的方式扭转困境。

她还时常开导祥子,在对方装病骗钱时伸出援手,成为令祥子佩服的人。

生活教会了她如何在社会上谋生,也让她在无法改变环境的情况下,适应了生活中的不堪与丑恶。

生活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苦难往往与机遇并存。

只不过幸运的人学会了自救,不幸的人在困顿沦陷。

高妈的不幸,让她在丈夫去世后,学会了在乱世中谋求生路,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成年人的悲喜起落,也莫过如此。

曾看过这样一幅漫画,一个人在干涸的戈壁滩寻找水源。

但他掘地三尺,在戈壁滩留下不少深坑,却依然不见一滴水。

从外人的视角来看,他离水井只相差毫厘,但他却走进了死胡同,在一处未见水源就失去耐心,进而转向下一处。

如此一来,便失去了方向。

处事之道,不仅仅体现在与他人交往上,更在于精通生存之道。

命运只负责洗牌,如何打出一手好牌,却在于自身。

如果前路曲折,身处低谷,我们也应该咬牙坚持。

把困境当成一种磨炼,把失意当作一次考验,熬过去便是成年人最大的体面。

丰盈灵魂的“真善美”

从困顿到富足

生活充满各种变数,但日子是自己的。

内心匮乏的人,即使生活优渥,也会患得患失;

内心富足的人,哪怕身处困境,也能坦荡豁达。

你用怎样的态度生活,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在老舍的笔下,他用不多的笔墨描写了曹先生这样一个小人物,让人印象深刻。

曹先生以教书为生,没有大富大贵,却在动荡的年代给他人撑起一把伞。

他将自己的家打理得井然有序,给落魄的祥子和高妈提供一份谋生的工作,不求任何回报。

祥子拉车时摔坏了车,还伤了曹先生,但他并没有责怪祥子,反倒把药递给祥子涂抹伤口。

他传播积极思想被人告发,为避风头举家从北京迁到上海,回京后仍不忘帮助他人。

曹先生流露于细节的善意,将当时顿悟到的平等观、善与真在生活中施展出来。

正如一句话所说:

“随着时间流逝,衰老的只是容颜。如果失去了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就损伤了灵魂。”

不论何时,存有善念才会让心底留有一方净土,在平淡的日子里也能感到富足。

“人正,必富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警世通言》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恰如其事。

明代时有个叫吕玉的人,家中的儿子喜儿在六岁时被人贩子拐走了。

他和妻子在城中寻人多日无果,心情非常低落,决定外出做生意,一道打听喜儿的下落。

两人一路跋涉,身上的盘缠也所剩无几。

他在某天突然捡到一个青布包裹,里面装有二百两银子,若是占为己有,便可解当下之急。

但吕玉即使需要银两傍身,还是告诫妻子:

“古人都讲拾金不昧,我得在此地等到主人回来,物归原主。”

等到失主寻来,吕玉把银两物归原主,对方见他人品可贵,便想与他结为亲家。

吕玉当下把儿子走丢的事讲给对方听,失主深表同情,说道:

“我家里有个男孩,是几年前花银子买来的,就送与恩兄,也当我一点报答之意。”

巧的是,这个孩子,正是吕玉丢失的喜儿。

古人言:“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处境困顿是一时的,内心富足才最珍贵。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到头来却发现:

贫与富,幸与不幸,皆由心生。

心若穷,处处不顺;心若富,事事欢喜。

半生已过,求真,向善,修美,才是真正的富有。

写在最后

知乎上有人问:“你怎么评价《骆驼祥子》这本书?”

高赞回答说:“没读懂是遗憾,读懂了是心酸。”

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有隐忍,有不甘,也有热烈与妥协。

正是因为这些个性迥异的灵魂,才让生活变得神秘与多彩。

人生就像一本书,我们都是自己的执笔人,想要书写怎样的结局,就要做出与其匹配的改变。

不被欲望左右,才能挣脱枷锁;

遇事自立自强,才会柳暗花明;

为人保持善心,才能修得善果。

迈过了人生这三道坎,便是自渡。

愿你余生不将就,所遇皆是欢喜,与命运握手言和!

作者:遇见小媛,一手执笔,写尽千山。本文首发公众号:读者读书会(ID:duzhe0423)。《读者》杂志官方阅读交流平台,在这里,看见世界,读懂生活。本文图源:电影《骆驼祥子》剧照。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