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作协“文学人在行动”抗疫专题之黄冈篇

◎刊首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作协和广大文学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高度的文学自觉,积极组织作家深入一线采访,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广大文学人积极响应号召,下沉社区,参加基层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服务困难群体等工作,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为充分展现全省文学人的担当与作为,我们在前期推出各地抗疫作品的基础上,从3月下旬起,开设“湖北文学人在行动”专题,陆续推介各市、州、县(市、区)作协和广大作家在抗击疫情战斗中的积极作为与优秀作品。

赞英雄,传递温暖

黄冈市作家协会

疫情当前,文学不会缺席,文学人更不会缺位。

面对新冠病毒肆虐的严峻形势,黄冈市作协及时响应省作协号召,动员全市广大文学工作者关注疫情,投身抗疫一线,努力创作出有情怀、有温度、提士气、聚人气的好作品,用文学的方式为抗疫贡献力量。

广大作家积极行动,先后采写、创作诗歌、散文、随笔、小说、纪实、报告文学等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3000多篇(首),市作协迅速编辑《抗击疫情:黄冈作协在行动》,择优编发作品200余篇,向省作协等平台媒体推荐100余篇,部分作品被省、市媒体配乐制作成有声作品播出,其中,段伟的作品《与时间赛跑》等上了《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各县市区作协也纷纷行动,黄州区作协以微信号推出系列文章,并对抗疫行动中表现优秀的会员进行表彰;罗田县作协30多位作家投身抗疫一线,主席刘心明带头,撰写并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了11万字纪实作品,他第一时间创作的五万多字的疫情题材小说《孤独的山村来客》,正在中国作家网上分期推出;浠水县作家积极下沉一线做志愿者,在主要交通卡口、社区进出关口、医院救治一线,都活跃着作家的身影,他们同时创作了大量作品,《红烛特刊》多期推出,其中王继安《我在封城的日子》等两篇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红安县47位作家或值守或下沉或穿上红马夹成为志愿者,他们置身疫情前沿,一方面担当各自的职责,一方面现场捜集素材,采写出大量的通讯报道和文艺作品,红安文学公众号、“楚文学”、“红土文苑”微信平台每天持续不断地推出新文新作,红安藉军旅作家李骏在朋友圈及微信群发起募捐活动,募集的款物价值达1000多万元;黄梅县作协编辑出版《印象黄梅报》抗击疫情前景式专版,编辑“阅读人生”抗疫文学10期,黄梅作协副主席雷有德创作的《十劝莫出门》,被防控指挥部印发10万多份,为抗击疫情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团风县作协推出《团风作家在行动》系列作品;英山县《纪山新诗派》、麻城、武穴等县市都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了作家大量作品,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黄冈市直作家在封城禁足期间,时刻关注疫情,用心创作作品,用情讴歌先进。他们积极下沉小区,投身一线,切实为群众服务。柳长青、郑能新、何存中、吴远道等近百名党员会员都长期坚守社区或卡口,一面防疫,一面创作,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国作协会员柳长青、何存中每人都创作了四五万字的抗疫纪实作品;市作协主席郑能新每天都工作在抗疫一线,入户排查,巡逻值班、代购物品都亲力亲为,受到了广大居民的亲切称赞。工作之余,他还创作了《我在疫情期间》《“疫”期散记》《致敬,共和国的英雄》等作品,被《清明》《散文选刊》等采用;市作协副主席谭冰接受省作协报告文学创作任务后,亲赴一线采访;副主席陈章华、郭英联合创作抗疫题材电影剧本《中国年》,正准备投拍;秘书长杨文斌创作了8万多字的纪实作品《留观日记》;作家纯玻璃第一时间创作出歌曲《隔离的爱》,一经推出,点击量突破几十万;作家天河创作了疫情题材中篇小说《静候花开》;市作协原副主席夏元明不仅自己创作了系列日记评论文章,还发动鄂东女校“梧桐树”文学社成员写出了大量抗疫题材的文学作品,分别以微信公众号推出。

大疫无情人有情。黄冈作家们积极投身抗疫一线,以文学形式助力抗击疫情,展现了文学人的责任担当。疫情即将结束,文学并未止步。黄冈文学人将以大量的优秀作品讴歌时代、礼赞英雄、传递温暖、弘扬社会正能量。

宅家抗疫话网课

程俊

2020年春天注定是难忘的。这个春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肆虐,偌大的县城除了有通行证的工作人员外,都宅在了家里,只少数几个给人们供应生活物资的超市还在营业,其他的大小门店都关门歇业了。以往羡慕老师们有寒假的社会各界人士,这回也彻底过了一个超长的寒假。

不能如期开学,可孩子们的学习不能耽误,教育部决定停课不停学,让广大老师们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孩子们在家学习。

尽管我是一个有着三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平时上课可以说是游刃有余,网课,对于我们这些说老不老说少不少的年龄段老师来说,却是一项考验,因为之前我们都是跟学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而上网课却是看不见摸不着,根本就无法掌握孩子们的情况,再说既没教材,又没有教参,而且我们对于手机、电脑这些先进科技的操作,也不是那么得心应手,这就更增加了我们上网课的难度,此刻,我真有点后悔,当初儿子叫我学习操作一些新程序,说我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抛弃的时候,我总是感觉没有多大用处,满不在乎,现在好了,唉,世上什么药都有,唯独没有后悔药。

好在领导统一部署,各年级建立了教研群,班级建了学习群,校长和各教研组的大组长送来了各平台的电子教材、可用的网络微课平台、相关电子作业以及操作起来比较简单的微课,随后教研室还发来了配套教辅资料,终于让我们这些“难为无米之炊”的主妇们多了一些底气,各教研组迅速制定学习计划,然后大家商讨,选定各自认为的合适方式,做好准备等待网络学习正式开始。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月十六,在这个往年寒假结束开学的日子,我们跟孩子们正式开始网络学习了,我在群里布置好学习任务,让家长协助选择合适的平台或网络微课,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之后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并嘱咐家长孩子们做完作业后帮助他们上传给我,我再逐个批改指导。不一会儿,手机就响个不停,也许是怕错过了网课直播,各种提问的,头差不多要炸了。晚上在年级群里交流的时候,同事都感觉比平时上课累多了,认为平时只要教孩子们就够了,而这时候还得要教家长如何弄,太难了。而我的感受是:在家宅了这么长时间没疯,今天被吵疯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在网课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家长平时对孩子学习重视,孩子学习习惯好的,倒也相安无事,相处得不错,那些平时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法顾及到孩子,孩子学习习惯不好的,可就真的印证了那句“不要他做作业就母慈子孝,要他做作业就鸡飞狗跳。”慢慢地不管是“母慈子孝”的还是“鸡飞狗跳”的都渐渐适应了网课节奏,每天大都能帮孩子打开设备让孩子们上网课,并协助孩子上交作业。芳老师在工作群里调侃:“这些天家长也难当,语数外要全会,还要兼职孩子班主任。”我想,在家长过了一把老师瘾的同时,也真正地体会了一回当老师的辛苦吧。

最开心的是批改孩子们书写得十分工整的作业,有的家长甚至一笔一画地给孩子抄了题目;有的家长还把错误的地方用红笔标出了,还让孩子把错处订正了;还有的在作业后面写了鼓励性的语句……俨然就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他的孩子平时学习优秀就真的见怪不怪了。在课余,我还别出心裁地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尝试着给古诗配上插图,那一幅幅略显稚嫩的诗配画,看起来却赏心悦目。我们平时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原来是这些孩子背后有一个别人家的家长啊。

慢慢地我发现新鲜了“三天”的网课,越来越不对劲了,有的家长孩子的生字明明一整行都是错的,也照样上传;有的孩子作业没做完,就上交,我提醒他的时候,来了一句:啊,哪没有做完啊?还有哪些呢?还有的没做完,更是提醒了也是白说,完全跟他没关系;有的孩子作业做错了,单独语音辅导后,根本就没有反应,你说你的,他错他的,我行我素……我这时候才发觉我真的要疯了!

最揪心的是上着上着,突然发现有学生不交作业了,一问家长,人家理直气壮地来了一句:“孩子没做完,所以就没交。”更有甚者:“我不知道在哪里找作业。”我的天,作业天天都发到群里了,竟然说不知从哪里找作业,还有的理由更充分:“没有教材。”上帝呀,电子教材早就发到群里了,他们督促孩子是在帮我们老师完成任务,他的孩子也是在帮我们老师读书。我实实在在地体会了一回“对牛弹琴”的滋味,当时真的感觉还不如被感染了隔离起来。

其实,我还是很喜欢这份工作的,它让我有了新体验!

宅家已经五十多天了,在这个“超长待机”的假期里,家长也许早被家里的孩子吵烦了,恨不得早点开学交给老师,而我们老师却因为家长督促不力,也希望早点开学。“白衣执甲,凯旋而归”,天使都已经回家了,说明我们已经胜利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让我们静听坚冰碎裂成歌,看时光流淌成河,亲爱的孩子们,期待我们早日结束网课,让琅琅的读书声再次响彻校园!

特殊的春节(外一首)

吴远道

潘多拉的盒子

被一只小老鼠咬开

一座城的新春雾霾笼罩

口罩又当作祝福的礼物

从天南地北涌来

城封路闭

温暖如春风

从中南海

从黄浦江

从雪域高原

漫溢武汉

除夕之夜

团圆赋予新的涵义

一则则可歌可泣的故事

演绎

江城在静谧中祈祷

一幕幕故事,感动流泪

为了爱他人,将自己封闭

为了保护好国人

将一座城隔离

为了世界平安,举国不遗余力

这就是中华儿女的豪迈

这就是华夏民族的灵魂

这就是新时代共和国的风采

传统的春节添了另一份温馨

宅住的年味有了深一层意义

大爱无疆,心无远近

妖魔无情,我们有情

但是,灾难出现一时

隐患却无时不在

我们唯有洁身自爱

每个人献出一点爱

我们的生命才安全

我们的世界才一派生机

阴雨

在洗涤昨日的贪欲

雾霾

在警示人心的浮躁

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

用责任、道德、良知

三昧真火将那只魔盒

点燃

初九黄州禹王高速口值班偶记

雨不大,麦苗,一群饥饿的宝宝

窒息的雾,阴沉着老脸

远古的一座城

当作高速路口的名字

穿越

新春却折断了,翅膀

而且

如要塞一样把守

不时有破寒的风拂过

没有鸟的歌声和孩子的嬉闹

我想象不出,寂静若是

雨增大了剂量,久日的郁闷

终于抑制不住

白天,出城的车如眼前的鸟

需要戴放大镜,门可罗雀

又一辆援助的车停下

防护服,口罩

陌生还是熟悉,年味或浓或淡

但,大爱无孔不入

新型冠状病毒偃旗息鼓

不畏浮云

一一记西汤河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吴焱彬抗疫二三事

程前峰  汪印潭

统计好疫情防控日常检测数据,紧张而忙碌的一天工作快要结束了。吴焱彬站起身伸了伸酸痛的臂肢,揉了揉疲惫的双眼,然后习惯性地看了看手机时间,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

他打开母亲发来的微信,“工作忙完没,回家吃饭”。自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他每天早上七点之前赶到社区,有时晚上工作要忙到凌晨两三点钟,母亲从来不给他打电话,怕打扰他工作只发微信,这也是他特意交代的,与母亲形成一种默契,彼此心照不宣。

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依照惯例进门消毒,换鞋更衣洗手,母亲把她做好的饭菜迅速端上桌。刚扒下几口饭下肚,手机响了。“吴主任,我是长安世纪城的老方,我的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你能过来一下吗?”语言带着悲怆的哭腔。

接到方志得老人去世的消息,吴焱彬丢下还没吃完饭的碗筷,迅速戴上口罩,穿上外衣,几乎用冲刺的速度奔下楼梯。

 “注意安全,焱彬……”身后传来母亲关切的呼喊。

湖北边城英山,四十万人口,每年在外务工的不下十几万人,而武汉黄州务工的人员就占三分之一,武汉疫情发生恰逢春节期间,大量的务工人员返乡过年,英山第一时间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的同时,迅速采取封城、封路、封村、封社区,拉开了警示隔离,打响了人人防范的全民抗疫阻击战。

春寒料峭,冷风飕飕。诺大的一座山城,此刻千家万户闭门不出,大街小巷除了卡点值守的工作人员,整个山城万巷空寂,空无一人。

吴焱彬驱车来到长安世纪城,立刻赶到了方志得家里。

“吴主任,么办呀?……”

一进门,年过花甲的老方悲戚的眼神望着他,满脸的茫然和无助。

封城之后,家里只有老方和年近九十的父母住一起,如今父亲突然逝世,只剩他和老母在家,在这特殊时期,去世老人的善后工作遇到了很大困难。望着眼前的情景,吴焱彬眼眶湿润了。

“人死不能复生,方老节哀顺变……老人的后事我来帮忙处理。”

他一边安慰家属,一边掏出手机迅速与指挥部联系,不到半小时,殡仪车来到楼下,吴焱彬将死者从家中抬上殡仪车,亲自驾车将逝者家属送到殡仪馆。

“谢谢!谢谢!”一路上老方一面抹眼泪一面不断地说着谢谢。

火化结束已经深夜十一点了,殡仪馆安静得令人毛骨悚然。

老方不愿意将老父亲骨灰寄放殡仪馆,他想把老父连夜送回乡下老家。了解到老方心境,吴焱彬轻轻拍了拍老方的肩,“方老,莫急,我送你们回去。”老方握着吴焱彬的手,已是泪流满面。

夜出奇的静,吴焱彬开车载着老方以及老方父亲的骨灰盒穿过空寂的英山城区。当夜将老方一家送回方咀乡老家,事情安置妥当之后,又独自一人驾车返回县城家里,此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

这是英山疫情防控期间225日夜晚发生的真实故事,主人公吴焱彬,19808月生,20067月入党,当过两年兵。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

121日,吴焱彬参加了温泉镇召开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会议后,就意识到疫情防控的责任重大。西汤河社区827户,人口3255人,社区人员结构复杂,从乡镇搬过来居住的人居多,临近春节外出返乡人员正是高潮期,稍有不慎,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吴焱彬迅速动员部署,亲自制定社区防控工作方案,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自己亲任组长,查锐为联络员,社区两委五名成员和社区两名医生为专班成员。为了提高居民防疫思想意识,除了做好思想工作外,社区里印发了宣传册万余份,悬挂横幅十余条,与此同时对本地人员、武汉返乡人员、黄冈返乡人员,其他地区返乡人员进行分类排查。为压实责任、明确分工,为每名同志划分责任区,将辖区内的居民包保到每名工作人员,对每户居民的身体状况监测负有直接责任。全面实行日回访、日汇总、日报告制度,白天全面摸排,晚上加班加点进行整个西汤河网格数据统计,资料整改,安排部署第二天的工作。

四类人员是防控工作的重点,为了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吴鑫彬严格落实五包一制度,严格人员管理,每天带领社区医生为他们测量体温两次,建立一人一档案。同时加强封闭区域的管理,封闭区域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严禁人员的进出,四类人员的生活物资一律实行代购政策。

功到自然成,通过地毯式的摸排,西汤河社区在第一时间就准确地统计出武汉返乡人员197人,黄冈返乡人员23人,其他地方返乡人员239人。摸清人数情况,迅速动员返乡人员做好居家隔离,加强亲人之间的自我防护,指导日常消毒和家人疫情防控的方式方法。

社区居民匡某122日武汉返乡,严格居家隔离观察,21日稍有不适,吴焱彬第一时间将其送至医院,当天确诊疑似病例,第二天确诊为新冠病毒肺炎。为了严控疫情扩散,社区迅速对匡某活动区域进行全面封闭管理,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的检测次数,对全区域不间断的彻底消毒。事实证明强效有力的防控措施是阻断疫情扩散的致命武器,西汤河社区除了武汉返乡人员匡某一例确诊病例外,没有出现一例被传染的患者。

民生无小事,事事总关情。英山封城期间,为解决社区居民生活的需要,吴焱彬建立了七个微信服务群,成为八百多户四千多人的代购员,开自己的车一户一户送菜送物资到居民家中。

每天从早到晚,吴焱彬像转动的陀螺,无法停留下来。

元月31日凌晨,为给福星首府小区添置废弃口罩垃圾回收桶,在驶离小区时,自己私家车被他人车辆撞中,车辆损坏严重,个人腰部和腿部不同程度受伤,为了不影响防控工作,他强忍着剧痛仍然坚守岗位不下火线。

说到新冠肺炎病例,人人唯恐避之不及。作为一名党员,他逆向而行,主动冲在前面。原住在封闭区域的匡志勇老人患有冠心病,他多次替老人买药,并不时打电话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住院隔离者匡志平去医院的时候,忘记带降血压的药品,他亲自去他家取药并送至医院。迎宾大道还建小区,沈莉一家转至中医院隔离观察点留观,家人非常不理解,他亲自上门耐心劝说,取得了家人的理解和积极配合,并想办法为该户老人争取了特殊的照顾。

拨云见日。

2020227日上午11时,英山最后四名新冠患者治愈出院,英山的新冠疫情彻底清零,成为黄冈全市首个新冠疫情清零的县市,极大的鼓舞了黄冈全市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疫情发生以来,英山全县确诊62例,治愈61例,死亡1例,成为黄冈全市病例最少,死亡率最低的县市。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许许多多的党员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吴焱彬只是英山这次抗疫党员干部代表中的一员,还有一大批像吴焱彬这样的抗疫优秀党员干部和千千万万的防控志愿者在默默奉献……谱写了一曲新时期的战役篇章。

抗疫有我,各放光华

团风县作家协会

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团风县作协第一时间倡议全体会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鼓励会员立足本职工作或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的抗疫防疫活动。在团风县医院救治一线、记录报道现场、主要交通卡口、社区进出关口、乡村防疫宣传等,到处都有作协会员的身影。

据不完全统计,在抗疫期间,团风县各级作协会员共创作诗歌、散文、书信类作品共500余篇,分别在省、市、县各类微信号和报刊发表,向社会传达了积极的声音,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其中,梅玉荣诗歌《窗明几净的春天》发表于《潮州日报》,王丽《守住一座城》和李文生《如果诗歌能够救赎》被贵州出版社的《抗疫诗集》收录,邹文倩3万字中篇《旭日岛》发《问鼎》。

这些作协会员,有的因为职业需要奋战在抗疫工作一线,如徐帅、陶海燕、詹艳、贺友斌、倪学霖、李文生、王子文、王新平等。徐帅作为团风县淋山河程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当好村里的疫情防控指挥员、宣传员、战斗员、代购员,为村民代购生活物资及药品达128000多元,为全村654名群众织密了生命安全保障网;陶海燕是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带领中心宣传团队在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多平台进行立体式的宣传,又带队赴感染病区等前线采访,报道“疫”线大军的感人事迹,同时兼任新媒体编辑,组稿、改稿、审片;倪学霖是团风镇文化站站长,参加县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团风小汤山建设、卸货车两批次,到黄冈市发改委搬运消毒液)三次,在韵味轩密切接触者隔离点值班22天。

有的会员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如杨登君、夏向群、舒三明、陈梦源、汪能等。杨登君是东楚文化传媒公司老总,在农村疫情最严峻的十多天里,开着自己公司的宣传车到全县十个乡镇巡回广播,进行防疫宣传,同时还在网上联系到老家贵州商会的朋友,组织了贵州黄平300吨、四川绵阳90吨蔬菜,运到团风在内的湖北省各地;夏向群是县环境局职工,自215日至今一直在小区参与值守防控,量体温、代购、统计、报信息、宣传防疫知识;舒三明是县财政局职工,先后到黄冈大别山医疗区域中心和黄冈外校做志愿者,前后工作5天,参与单位联防联控点值守25天,还义务献血400mL

有的会员在家办公,线上教学,如熊雷、龙沛妍、邹文倩、魏兰容、罗琴、龙沛妍、何元桃、刘红春、张玉琪等教师会员。熊雷是团风中学高二的班主任,从129日开始,他以领航员身份给团中学子写一封信《少年酬壮志,逆流当自强》,开展抗疫征文活动,有五位学生优秀作品被《高中生学习》杂志采用。

更多的作协会员则用写作的方式进行文学抗疫。倪志平利用“风中散发弄扁舟”公众号,与县作协主席梅玉荣一起策划了“疫情中的我们”专题系列,前后收到全国各地朋友投来的稿件30多篇,制作推广20余期,其中一篇阅读量达到10+,他策划拍摄的《团风战疫微记录》被《学习强国》选用;县诗词学会会长刘汉斌、副会长方永先、常务理事蔡萍等,组织诗人们用诗词作品凝聚疫情阻击战的正能量,共创作诗词作品420余首,分别在《中华诗词》微刊、《东坡赤壁诗词》微刊、《野草诗社》湖北微刊、团风文联公众号、团风之声公众号上发表。

大疫当前,人人有责,抗疫有我,各放光华。团风县作协现有省市县各级会员共200余人,大家肩上有责任,笔下有担当,共同创造全县文化繁荣的美好明天。

当上抗疫志愿者

夏向群

1

今天购完物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群里在号召需要志愿者帮忙搬行李,我动了心。他不同意,我非要去。向前冲的人总没有犹豫的人想得多,我准备把同学代购的食物送过去之后,赶到需要服务的地点。而他故意把电动车开得慢慢的,想拖延时间。我坐在后面推他揪他,他终于拗不过我。

办完事后,我骑着自行车开溜。他叫我等等,跑到楼上去拿我们家的宝贝3MN95口罩,告诉我:备着好些。平时我们就带普通口罩出门, 3MN95宝贝一般情况下是舍不得用的。

我一路飞奔。赶到鸿路酒店后背都湿了,特警已经排好了队伍准备迎接山东医疗队。在酒店大门口,县领导已经在翘首等待,我从大门旁边走到志愿服务队列,准备迎接山东的亲人。

场面很激动。没有迎接的横幅,没有热烈的欢迎,没有鲜花和掌声,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好像看到了亲人归来!每一个医护人员都风尘仆仆,看着一脸倦容。我们既欣喜,又沉重。

行李已经开始一个一个往下搬了,我们一个一个往酒店大厅放。搬着一个个写好名字的箱子,心里倍感踏实。每一个箱子都写好了名字和电话号码。我不认识这些陌生的名字,但我想好好地记住他们。一开始真的没想过我能去出多大的力气,我是想去迎接一颗颗滚烫的心,我是想去亲临一下这群有爱的医护人员,看看他们美丽的模样。

一大箱一大箱的行李,最多的还是防护服和尿不湿。把行李放到对应房间的门口时,实在忍不住了,我要跟他们合个照。李志远,是个男医生,不是我们想象那样的大汉,志存高远,他的名字好响亮。车明月,是个漂亮的小个子女医生。她的眼眸如明月一样亲和。几个来回,几个上下,所有的行李已经各就各位了。在一句一句“你们好好休息,好好休息!”的话语中,我们匆匆别过。

来时的路上天空还阴沉沉的,这会儿,云雾拨开,阳光出来了。我想起了那篇著名的新年献词中的一句话“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不怕,团风人民,援军来了!我们一定胜利!

2

今天229日,四年一遇的好日子。是我值守小区第16天,志愿服务第17天。

因白天要招呼孩子上网课、做作业,所以我申请晚班值守,下午五点半开始。说是值守,其实就是当门卫、量体温、代购、统计、报信息、宣传等等……就像网上流行的一句调侃:疫情一来,都改行了。

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我也有使命。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值守工作事情不重但繁琐,责任重大。我们各守自己的阵地,目的就是不让新冠入侵。早日还我们自由之身,早日恢复生活、生产和经济。想想这些,还是觉得很骄傲的。

今晚继续接晚班,每晚这个时候,是我最悠闲的时刻。

我在过道里晃悠,小区慢慢飘来人间烟火的味道。刚刚是腊肉炒蒜苔,现在又是洋葱炒鸡蛋了馋得我才吃了米酒汤圆又想再来点。一切安好无恙,似曾啥也没发生过,根本就忘了这个可恶的新冠。

大家吃完了,一阵叮叮当当,又给我上演锅碗瓢盆交响曲,楼下过道里的我感觉好极了!

第一天值守,加进了小区群,有需要购买物资的,有提出各种疑问的,有工作人员回来吃饭需要开门的……都要一一处理。记忆深刻的是那天西北风呼呼直吹,雨雪交加。简陋的门卫室里只能容一个人,保安喻师傅一直坐在里面,我就只能在过道里踱步。当时冷得没地方钻,只有不停地小跑。下班后回家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觉得好幸福。深深感到每一个逆行的人都不容易。

小区除了工作人员上班、下班的需要出出进进,其他人都安分守己。大家一直非常配合管理,到目前没有出现一例感染者。近一个月的合作,没有谁埋怨过物资回晚了,质量不好了,价格太高了……

这么多天来,看到小区的业主与小区外面的人,你来我往隔着院子门,把生活物资传进来递出去。每一枚鸡蛋、每一根菜薹、每一枚草莓……都是温暖与真情的传递和写照。如果不是疫情,也许我看不到这最纯粹的邻里之情。

那天晚饭后,一位大姐走下来,没等我开口,她一脸歉色地对我说:“我不出门,就这里等一下,东西送了就走”。我看到保鲜袋里的包子还冒着热气。一分钟后,一位年轻的男士来取走匆匆离开了。值守期间我看到了很多这样的真情与温暖。

小区有一位大姐,每天六点多从外面回来,不是上班也不是义工。第一次,我一边给她开门一边问她到外面干什么,她回答是小区业主,然后一句话都不说,直往小区里走。

那天,门卫喻师傅告诉我,这位大姐的老娘一个人住在罗家窑,目前瘫痪在床,每天要去料理。碰到这样的,我必须按原则限制她进出吗?好像不行。喻师傅提醒过她就住在那边算了,别跑来跑去的。大姐诉苦,她自己有一大家人不能脱身,把老人接来住不下也不现实。哎……疫情碰上尽孝,我们只能特事特办通融一次,还得想办法帮帮她。通过小区包保领导尹主任帮忙协调沟通后,罗家窑村给大姐办理了通行证,这事算是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小城有名的安徽炒货老板住我值守的小区,夫妻俩生意做得好,对待每一位顾客都是谦和的微笑。这么多年买他们的炒货,自然也熟识了。若不是值守,也不知道他们住这里。看到我每天在小区给他们守护,老板硬是要给我一袋五香瓜子,一边说“不要钱”,一边塞到我手里,然后快步返回。

十多天了,虽然大家都看不到对方真实的模样,但阻止不了疫情期间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传递。总有人问我吃晚饭了没有?几时下班?为什么总是上夜班?大家在微信群里一遍又一遍地感谢我们志愿者为小区服务,每次捐赠的物资总会给我留一份,很暖心。

小城已经连续7天新增确诊病例为“0”了,甚感兴奋。看看左手臂写着“志愿者”的红袖圈,闻着小区飘出的人间烟火味,想想这一个接着一个的“0”,心里很踏实。

炊烟又起,暮色罩大地,小区传来孩子的打闹,女人的唠叨,餐桌上的说笑。如果不是疫情,我也不能如此享受这份人间美味!

这烟火味里的每一道食材都是我们经过统计、出单、排队、挑选、购买、运输、分发,最后到每一个家庭的厨房里,餐桌上。这烟火味里,还有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过来的四川儿菜、山东包菜、湖南莴苣……这烟火味里飘的都是人间真爱。

嗅着饭菜香味儿,一切的负重和逆行,在这柴米油盐的烟火味中欣慰、释然,很美、很好。

爱与希望,都在

2020年的开头,一只无形的手按下了生活的暂停键,匆匆的脚步慢了下来,没有了远方,开始学着把眼下写成诗,去感受生命的重量。面对无法治愈的沉重学着开始先治愈自己,用梦想与相信去期待生活和春天如常而至。

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每天早上八九点钟,不是醒在雨声里,就是醒在鸟儿的欢唱中。第一时间翻开手机看看《团风之声》的疫情速报,团风连续120新增,出院3例,有一种胜利在望的喜悦心情。

“奶奶,你们家还有咸菜吗?”我听到对面三楼租户的小孩在喊婆婆,想要吃她腌制的咸菜。我立即回应还有,给他抓了一大塑料袋,并叮嘱他吃完了再下来拿,坛子里多着呢。小孩的妈妈一个劲地说谢谢,她说都已经在我们家拿了4次咸菜,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每天她用咸菜炒鸡蛋,咸菜做酸菜鱼,咸菜烙饼,孩子可喜欢吃了。

婆婆告诉我这家租户是荆州人,在步行街做小生意,本打算腊月二十九回老家过年,封城把他们留在了团风的出租屋里。任何年货都没有准备,小孩吃不上肉,零食更是奢想。

趁着这个机会,我正好给儿子上了一课。我说,对面楼上的小弟弟八岁,家里菜不多的情况下,他爱上了吃咸菜,不吵不闹没有抱怨。面对困境,我们都要有这样一颗随遇而安的心。日子充裕时,也要未雨绸缪细水长流地去过。如果每个人都去做月光族,那么现在困在家里没有收入的日子,岂不是买米买油的钱也没有?

我感觉儿子似乎听进去了。他说家里的腊鱼腊肉,可以分一点给他们家嘛。我支持他这么做,拿了一些食材让他送给小孩家。

“姐姐,我刚听到外面警察在喊话,我录下来了听不懂,你给我翻译一下好吗?”对面二楼的租户,一个天门的年轻姑娘,也是封城困在团风不能回家陪父母过春节。我给她翻译,警察说不能出门。我让她安安心心待在家里,需要什么微信写给我,我尽量一起团购。

那天年轻姑娘下楼找我借点护肤品,戴着口罩,我看得出来她略微尴尬但实属无奈之举的眼神。快递进不来,平时常用的基础护肤品买不到,年轻姑娘的脸出现过敏脱皮的症状。我告诉她,我也遇到同样的困境,护肤品用完了,现在使用身体乳抹脸。如果不嫌弃,可以分一些给她。非常时期大家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应急。

先生的奶奶92岁,在老家生活,慢性病的药快吃完了。我打电话张家窑村代购药品,村委会很快响应给买上了。我再联系老家的村长,哪天过来团风办事就顺便把药品带给老人家。特别感谢老人家的药及时续上了,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人的付出和努力,我觉得特别的温暖,又过意不去。

我跟家人商量,我也想去做志愿者,给他们分担一些工作压力。家里人都不赞成,毕竟我是从武汉回来的,居家做好自我隔离让社区安心才是最重要的“贡献”。孩子奶奶说,你每次帮二楼、三楼的租户订购食材,统计、分发、送上楼,也算志愿者。

我跟他们两家租户说,把所有需要采购的食材写齐全,我们尽量按半个月团购一次的频率,减少志愿者的工作量。我想,所有积极的、向善的、团结的心,都是志愿者。

我记得小时候跟奶奶生活的画面,只要家里做包面吃,奶奶就会盛上很多碗,让我东家西家地送。我很不耐烦,担心送完之后我们反而没得吃了。“做人,不能天上开门!”奶奶总是心平气和地教育我。渐渐的,我们也在日常的生活中,收到邻里们送来的珍贵食物。后来我才慢慢明白,奶奶教会我的朴素的传统美德就是邻里友善,礼尚往来。

居家的这段日子,左边的邻居今天递过来刚起锅的包子,右边的邻居昨天递过来新鲜的菜薹,我们也把油炸的糯米饼分给他们,这样风雨同舟的生活也过得无比的温馨。

爱和希望都在。

今天是汪曾祺先生百年诞辰,想起他的一句话:曾画了一幅紫藤,满纸淋漓,水汽很足,几乎不辨花形。我的一个同乡来,问:“这画画的是什么?”我说,是“骤雨初晴”。

骤雨初晴。梦想与相信让身处这个特殊冬天的我们不负所望,生活和春天会一起再次如常,因为爱和希望都在。

写给山东援鄂医疗队的信

贺友斌

亲爱的山东白衣战士,我们的小哥小妹:

   你们好!

   在黄冈连续10多天确诊新冠病毒人数为零的这段时间里,陆续有部分县市陆续解封,好多群众忍不住自发燃炮、放烟花庆祝,你们听到了吗?这些礼花是对你们一个多月支援救助的最好表达,也是对你们的最高礼赞呀!在漫天礼花绽放的时刻,我作为湖北团风一名普通市民,一名公安民警,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在键盘前开始给你们写信。

   难忘2月的那天,我们接到上级指令,在罗家沟桥头迎接山东援鄂医疗队进驻团风。带着任务,我们20分钟完成集结,全体民警到达团风罗家沟桥头翘首以盼,11点钟的时候,载着你们的大巴车从黄州跨过桥头,进入团风。我们看到了,终于看到了进驻团风的医疗队员们蓝色的外套,看到了你们向我们招手致意,虽然大巴车一晃而过,但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永恒。

   这一个多月,你们在团风医院的病房,我们在病房的外面执勤。相隔不远,我们未曾谋面,也许永远也没有机会见到您们摘下口罩的样子。但是作为一个普通市民,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从正月初一,在电视上看到你们整装逆行到达黄冈的画面,看一次,眼泪禁不住流一次,看一次,心里的安全感多一次。

   正月初一开始的那几天,是黄冈全市人民群众最迷茫,最恐惧的几天。电视手机上确诊和疑似病例不断增多,身边熟悉的人一个又一个被送到医院却又没有床位,还有的人说没就没了,封城、封小区,让还在过年氛围中的黄冈人措手不及。恐惧袭来,人人自危,特别是黄冈即将成为第二个武汉的消息不胫而走的时候,很多身居其中的人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就在这个时候,从电视上看到了你们白衣战士逆行而来的身影,那一刻,怎么让我们不激动呢?

   在大别山医疗中心,我的同学也是志愿者亲眼看到你们一下车就直奔那个还没有启用的医疗点,一头钻进病区从整理床位开始,为我们建起收治新冠肺炎的病房。这哪里是一群医生呀,这就是一批冒着炮火纷飞的战士,急难险重面前,你们冲在最前头,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勇往直前。这哪里是建起病区呀?这是在黄冈构建起一个救死扶伤的丰碑,托起黄冈人抗击疫情的希望。电视镜头下,有你们,群众的恐惧感在消退,我们的安全感在提升!

   接下来的日子,只要有关于山东医疗救援的新闻,我一个也没有漏过,哪怕是最忙的执勤间隙,我都要好好看看你们的新闻。电视上,我们看到了黄冈在你们的帮助下又有了100ICU病房床位,又增加了5辆负压救护车,还有蔬菜、口罩、防护服、捐款……团风的中医院建起来了,团风的小汤山医院启用了,黄冈需要什么,你们就送来了什么。特别是:看到我局推送的全局民警整队迎接你们第一批山东医疗队到团风的视频的时候,作为身处其中的参与者一次又一次泪目了。我们经历过无数次的安保活动,我们平时执勤敬礼无数次,但是在你们到来的那一刻,全体团风民警那一个一个站在寒风里举手敬礼的场景,虽然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是,它代表了全县38万群众的心境,你们就是团风病患生存的希望啊!你们就是保护团风群众的白衣战士啊,最庄严的敬礼,最盛大的仪仗队献给他们最崇敬的人——山东小哥、小妹。

   在我们黄冈这里,哥和妹,是一个人除了父母之外最亲近的亲人。看到你们,我不自觉想到了我的哥哥妹妹,疫情期间,我和我的哥哥妹妹每天都在互致问候,互相鼓励。今天,我冒昧叫您们一声小哥、小妹,不晓得你们可否接受?在我心里,山东和湖北现在就是兄弟省份,黄冈和山东就是亲人,你们不怕危险、千里奔袭到团风拼命救病患,血浓于水,情深似海,一句谢谢,哪里能表达我们的心意,一声小哥、小妹,才能够传递我的心声。

   20年前我曾经是一名老师,写这封信的时候,脑海里不时浮现出魏巍当年写下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画面,无数次跟当年学生讲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时候,只能在书本上理解当年抗美援朝将士的不易。今天,在我的身边发生的一幕又一幕感人故事,在你们身上展现的大爱情怀,还需要宣讲吗?你们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你们就是黄冈人的亲人,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疫情即将过去,也许你们即将返回山东,奔赴你们的工作岗位。心中有千万个不舍,心中有千万句话,心中有千万条祝福,还有千万个牵挂。黄冈的一个多月,定将在你们心中留下永恒的回忆。你们来也匆匆,也许都没有好好看看黄冈这座千年古城,没有好好浏览一下黄冈的风光和古迹。在此,我和黄冈所有人,都真诚期待,当我们湖北黄冈东坡赤壁和遗爱湖公园开放的时候,当团风特有的栀子花开的时候,当罗田板栗成熟的时候,当英山桃花冲桃花开满山乡的时候,当蕲春艾花绽放的时候,当黄梅挑花制作好的时候,我们再迎接各位小哥小妹再来和我们一起看大江东去,再叙兄妹情怀,共度美好时光。

   纸短情长,鲁鄂情深。谢谢您,山东小哥小妹,我们的白衣战士!在疫情攻坚战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纵有千言万语,也无法全面表达我的心声,唯祝你们健康平安。与此同时,我也暗下决心,在今后的生涯中,要把你们的故事好好整理出来,讲给我的警察同行听,讲给我的子孙们听,讲给黄冈的每一个人听,把爱传递下去,把兄弟姐妹的情谊传承下去,让鄂鲁情历久弥坚,源远流长。

   暖阳高照、春光烂漫已经不远了,抗疫的胜利属于我们,也属于你们。在胜利到来的时候,我们虽然没能为你们送行,但是我们看到了,看到了团风群众送上的鲜花,看到了团风县中医院里你们种下的小树已经生根,绿意盎然,那是在致敬山东亲人,我们的白衣战士,我们的小哥小妹,我们的抗疫英雄!

   最后,我再次在此立正,举起右手,致以崇高的敬礼!顺祝你们及家人永远幸福安康!

不信东风唤不回

罗田县作家协会

年入庚子,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突然袭来,为了讴歌抗击疫情的勇士,罗田县作家协会在第一时间,迅速组织文学作者上阵,撰写和发表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影响较大,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

认识上有高度疫情发生以后,罗田县作协广大会员纷纷站出来,投身到这场前所未有的战斗中去。副主席叶建辉,有严重的萎缩性胃炎,他带病采访,亲临一线,义务送消毒水,通过现场感受,写出了《大疫之时正报恩》等优秀散文,在省级报刊发表;会员丁丽,从疫情开始就参与志愿者公益活动,坚守岗位六十多天,从不叫苦叫累,她的事迹上了《今日湖北》。

行动上有速度为了配合全县抗疫大局,作家们迅速行动,积极创作。罗田的诗人、作家们在国家、省、市、县级各类网站和公众号、杂志、报纸发了一千多首诗歌,仅贺永刚和徐俊良两位诗人就发表了近三百首诗歌。

措施上有硬度。县作协开辟大型专栏《罗田作协在行动》,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该栏目发表会员文学作品一百多篇。县作协主席刘心明在疫情期间,创作出小说、散文、纪实文学和诗歌47篇计11万字,在省级报刊上发表4篇,中国作协官方网站《中国作家网》上发表3篇。其中《寻爱被爱全纪录》在个人公众号上转载达到13+次的点击量,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创造了罗田公众号单篇点击量最高纪录。

宣传上有力度。全体会员上下一条心,以笔为武器,创作了一批优秀文学作品,起到了激励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全县30多位作家亲身参加抗疫第一线,大量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宣传氛围。会员周爱妩,以饱满的创作激情,写出了十多篇散文和诗歌,在各种级别的平台上发表,其中抗疫散文《遥望春天》被《中国作家网》选登;会员夏云河创作的诗歌《白衣战士,我愿化作你神奇的手套》被《光明日报》客户端采用,特别是在公众号上朗诵后,引起巨大反响。

方法上有温度。疫情发生后,县作协及时与作者沟通,以激励作者的创作热情。会员朱泰安是一名网络“拍客”,在作协的感召下,他毅然拿起笔,带病多次深入现场创作,不仅拍出了不同角度的视频作品,还写出了一批充满正能量的小说、散文、诗歌。

罗田作协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不负重托,有作为、有担当、有责任,组织全县各级会员创作出了大量抗疫文学作品。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县各级会员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各种平台上发表了两千多篇作品。其中在国家级发表纪实文学、散文和诗歌4篇,在省级发表34篇,市级76篇,县级一千多篇,创造了罗田短时间高创作量的历史纪录。

致舍身取义者

刘心明

当我打开微信,

看到两则视频,

一位是没有姓名的医生,

只见这位高大的男子汉,

在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

全身竟然找不到一块干的地方。

疲惫的身影摇晃着,

连鞋子也穿不上,

特别是那双眼睛饱含着泪光,

就像一缕强光在直击人们的灵魂。

另一位医生,他来自浙江,

是一位ICU主任。

面对摄像机的镜头,

堂堂七尺男儿,

抚摸着前额,泣不成声,

他没有说他见到的一切,

而是用哭声告诉我们,

凶残的病毒没有人性,

否则怎会“长使英雄泪沾襟”!

没病时根本就不想见你,

有病时根本就离不开你!

抗击疫情的时候,

你们是刀尖上的领舞头雁,

你们是峭壁上的开路先锋,

你们是大海上的一盏航灯。

当病毒袭来时,

当危情面临时,

当死神嚣叫时,

你们这些白衣天使,

忍受着暂别亲人的苦痛,

忍受着渴望爱情的惆怅,

忍受着生离死别的恐惧。

你们义无反顾,

你们心潮激荡!

你们冲锋陷阵,

你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

甘当人民生命的守护神!

你们是一团烈火,光焰无比;

你们是一树寒梅,炽热芬芳!

你们是人类精神的长青藤!

为你们祈祷,为你们祝福!

遥望春天

周爱妩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题记

庚子鼠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整个中华大地,我们来不及过完2019的农历春节,就被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之下。城封了,路封了,跟着封了我们外出的脚步。天地之间,一下子都安静了。这突然的安静,让人有些恐惧。

居家隔离,不要添乱。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我家大门都没有打开过。每天,我们一家三口各做各的事情,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关注疫情新闻。

初六早上,因家里确需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我不得不去超市采购物资。我戴好口罩出门,昔日繁华的大街冷冷清清,空空荡荡,没有一丝烟火气息,静得有点怕人。路上除了有一辆防控指挥车在巡查,再没有车行驶。人很少,即便有一两个,也都是行色匆匆,看不清他们的本来面目,脸上都被口罩捂着,只剩下两只眼睛。大路旁的楼房森严矗立,显出钢筋水泥特有的坚硬和冰冷。只有一排排行道树透露一点绿色生机和活力,但那份孤独的挺立,有种透明的忧伤。

整个县城,只准许黄商、今天和中百三大超市营业,且必须做好严格的防控措施。超市内每天进行两次消毒,购物的人必须排队,人与人要间隔1.5米远的距离,进门都要测量体温,有专人负责检测和维持秩序。超市物价,看似一切正常,只是少了原本的喜庆和热闹,多了广播里对疫情防控注意事项的循环播放。尽管大家都戴着口罩,但在选购物品的时候,彼此还是小心翼翼,不敢靠近,好像是有意避让,有种说不出的距离感和冷漠感。

我迅速买好物品,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寒冷的风,寂寥的街,眼前陌生的一切,让我的心情从未有过的沉重。我只想快点回家,呆在家里,不要出来冒险,期盼疫情早点结束。

刚立春了,冬还在料峭,春刚刚萌发。居家隔离的我们,看到室外阳光灿烂,都蠢蠢欲动,想下楼,入乡野,把春瞭望。可冬春更迭,这其间的酝酿与蛰伏,挣扎与勃发需要经历怎样艰辛的蜕变?

正如当前,在病毒肆虐,医用物资紧缺的危难时刻,我们要打赢抗击新型肺炎阻击战,该要承受多少压力和痛苦,经历多少磨难和风险?

这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2020,我们被疫情围困,我们翘首期盼的春天,一路走得艰难坎坷,险象环生。这是一个怎样的冬去春来啊?

这是一个感人的春天。84岁的钟南山先生眼眶里闪烁着泪花,告诫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他自己却奔赴一线,随后转战各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迎难而上的身影,令人敬仰;他闭目沉思时的疲惫,让人心疼。

他的泪光为谁泛起?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国家!

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承载着危难关头的千钧之重。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20元宵节特别节目,史无前例,没有现场观众,那一排排空无一人的座位,舞台上深情、哭泣地朗读,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视频里,重庆奥园近万名居民,戴着口罩站在自家阳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齐喊“武汉,加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元宵节?没有璀璨的烟花,只有爱的声音在夜空传递,我们都听到了吗?

这是一个无畏的春天。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鲜红的指印,都是一种奋力前行的决心和无坚不摧的力量。全国各地披挂上阵的医护人员不分日夜,同病毒赛跑,与病魔决斗。他们每天休息两个小时,累了困了就躺在座椅上,防护服都没空脱掉,没有时间吃饭,不敢上厕所,就这样熬着,扛着。

他们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是病人的英雄,也是真正的勇士。

武汉东西湖区人民医院ICU主任袁海洋因连续工作病倒了,但他每天还是在病床上坚持电话指挥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肺科医院胡明主任一直奋战在最前线,他所面对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当他接受记者采访时,突然接到一通电话,顿时,他情绪失控,泣不成声。因为,他的同事兼好兄弟倒下了,他忍着悲痛,继续救治病人。他说,疫情没有结束,他就不能退下。

还有,那些政府机关、军警、媒体、科研、社区和村组等防疫工作人员,从年里到年外都没有休息,日夜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拼命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他们忙碌的身影,坚定的眼神,让我们看到了博大的胸怀,明白了什么叫不辱使命。

这是一个没有缺失温暖的春天。“隔离病毒但不能隔离爱”,武汉不是一座孤城,解放军医疗队星夜兼程,除夕夜抵达武汉。“旌旗十万斩病魔”,医疗队马凌说:“我想请全国人民放心,在疫情面前,我们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一定保佑大家的平安和健康。”这不是豪言壮语,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爱,是我们心中“走过冬天便是春”的那份笃定。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的医疗团队,医用物资,生活物资和其他方面的人员纷纷抵达湖北,有企业、个人的捐赠,有国内、国外的捐赠。连罗田这个小小的山城,也有直升飞机专程送来捐赠的医疗物资。

还有那样一群人,穿着红马甲,在每个最需要的地方,都可以看到他们奔跑的身影,没有鲜花和掌声,不计任何报酬,无怨无悔,贡献自己仅有的力量。

这暖心的一幕幕,连缀着众志成城的画卷,融化了这个寒冬,让我们坚信,寒冬已去,春来在望。

冬天的脚步渐渐远去,窗外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大好晴天。

2020年,这个春天来得多么不容易,我们遥望春来的方向,悲壮而又感动,内心有一种看不见的痛苦和燃烧。我真心祈祷,人们对万物尊敬,对自然善感。

有人说,不敢看疫情的信息,那字字含泪,句句锥心的感人事迹,实在让人伤心至极,彻夜难眠。但正是有这样的感动和赤诚,有我们把自己的信念和中华民族的大爱融合在一起,让灾难变成了振奋的图腾,集举国之力,才能盼来春回大地。

我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有暖阳,有清风,更有一个辽阔的未来。

以创作助力抗疫

黄梅县作家协会

抗击疫情工作开展以来,黄梅县作协组织全县广大作家配合抗疫工作,积极创作,截止目前,共创作出散文、诗歌、民间说唱等作品共约200余篇,在各级文学网站上发表约150余篇。黄梅县作家协会会刊《印象黄梅报》,在第一时间出版“抗击疫情专版”,内容包括黄梅县抗击疫情的全景纪实,全县作家抗疫诗歌散文作品。

抗疫期间,黄梅县作协主席石雪峰积极响应,踊跃捐款,除自己通过县老促会捐款外,还发动老伴、儿子捐款。战“疫”打响后,他先后创作了10多篇共计两万多字的诗歌、散文和寓言故事等文学作品,编发在《印象黄梅报》抗役专刊上。

黄梅县作协副主席雷有德创作的《十劝莫出门》被县防控指挥部印发10万份,下发全县各乡镇村组和街道小区,并改编成新黄梅调广为传唱。疫情发生后,雷有德困居武汉,在封城的第二天,他就和县作协的负责同志拟定了开展抗击疫情文学创作活动的方案,并上报县防控指挥部。雷有德还组织黄梅县作家协会广泛征集文学作品,在县读书会微信公众号上,以配乐朗诵的形式,推出《疫情防控,请听黄梅文艺人的心声》系列作品。以诗歌创作的形式鼓舞全县人民抗击疫情的士气。

黄梅县作协副主席陈章华积极下沉到竹林社区安居小区做志愿者。他创作的防疫黄梅戏歌《病疫定能一扫清》等,在微信圈广为流传,网站视频点击率一天内达26.9万,湖北卫视等多家媒体纷纷转播。他策划推出“祝福黄梅,文化只眼”文化访谈、文艺家战“疫”心声等专栏,在其主编的《黄梅文艺》上开辟专栏。近日陈章华正在紧张创作黄冈首部新冠疫情题材电影剧本《中国年》,正在筹划拍摄之中。

除此之外,黄梅县歌词作家黎耀成创作歌词《火神山上》在“求是”网刊刊出;黄梅县作协秘书长作家聂援朝创作的《妹子,好样的!》被改编成配乐诗朗诵在黄冈市“东坡云”线上播出;作家赵琳的诗作《武汉,我愿做一位阻击疫情的战士》在鸭绿江文学杂志上刊登;作家陈卫红创作的《二〇二〇年的春节》等诗作在中诗网、《诗潮》等微信公众号刊出……目前,黄梅县共有雷友德、陈章华、郑维新、邓星子、赵琳、项慧珍、聂援朝等七位作家的抗疫诗作,在湖北省作家协会“众志成城抗疫情,湖北作家在行动”微信公众号上登出。上述创作,有力地配合了全县抗疫工作的胜利开展。

从春天开始倒叙

陈章华

1

千山寂寂。万物顿首。

三月的剃刀破开无边的苦水。

大地用泥土的慈悲,收藏曾经的泪滴、迷惘、隐痛,托举那些逆飞的白云和溯游的江豚。

一根毒株在你手中枯萎,一朵樱花在我心中怒放。

我看到冬天的眼睛里,蓄着滔滔的苦海;我看到春天的睫毛上,站着啾啾的鸟鸣。

2

春天好像就在眼前。忽远忽近,忽大忽小,清晰而模糊,若隐又若现。

也许绿得有些缓慢,有些迟钝,甚至有些忧郁。但是迟早有一天,你的整个身体会变成萋萋绿洲。

不要问天边曦光细密的可是晨星,不要问扛一肩残雪的蚯蚓何时抵达花庭,顺着颠簸的江滩一直走,一直走,走到去年大雪封山的路口,你就能听见风吹满月的声音,你就能找回烟波浩渺的春讯。

虽然入口处,哀歌未老,啼痕犹新。而出口已豁然开朗,那笨重的防护服,那背上签字笔题写的名字,那脸上的红肿与勒痕,汇成的阵阵暖流,让江城的水不再呜咽,让江城的草不会冻毙。

3

从一个劫难起身,从一滴眼泪出发,涌向共同的撕裂与愈合,走下共同的病榻,迈向共同的道场,你与这群人是多么相似,又那么不同。

当漫天的大雪降落你的双肩,田垄的油菜花已然黄金满头。

可能就在今朝,那个独守寒窗的楚乡人,忽然把搁置尘封的心弦悄悄拨响。

蓦然回首的刹那,自琴台和龟山的皱褶深处,一条久违的湖道正通向另一种清澈和香径。

4

抱紧脆弱,释放光和热,从春天开始倒叙,开始回望与守候。

回望汗水和血水轮番浇灌的日子,阴霾与雷霆相互轰炸,我们的战马没有畏缩,从未停止前行。

守望空城之下,种子在膨胀,困蛹在破壳。我们要把灰烬守成火焰,把寒霜守成露珠,把哀歌守成墓志铭,把日暮乡关守成不夜繁华。

从春天开始倒叙,我多么怀念一把古琴。高山能用流水的舌头说出高山想说的话语,子期能用伯牙的双手弹出子期想听的清音。从春天开始倒叙,重新读读《离骚》和《天问》,就能理解一滴水为何会沸腾,为何会咆哮,为什么它比泪水干净却又比鲜血浓烈,为什么如此柔若无骨却又比泰山沉重。

5

站在记忆雕刻的纪念碑前,除了那些斧凿和匠人,谁也猜想不到里面隐藏着什么。

这一个春天曾经更接近真正的冬天。

这一个春天又将更接近理想的春天。

经冬历春,我每时每刻都在颤栗和结冰,每时每刻又都在投胎和转世。

一切都已归零,一切都将重新起飞。

脱去血衣,寄身灯塔或星月,把跌断的骨头,一根根拼接打绑,重新积攒元力,再造一个庞大的鸟巢,迎接涅槃的凤鸟满血归来。

头顶黄鹤高飞,脚下芳草萋萋。不要说雄关漫道,也不要说幸福就在眼前。

从春天开始倒叙。我想代九头鸟说出被歧视的苦痛,代长江说声抱歉和感恩。但愿,从此粒粒铭记,打马走过冬季,我们曾经一边流泪,一边挥鞭。

我要告诉眼泪:我是警察 这个春天迟到得太久了把春风都挡在了城外太多揪心的事,在湖北发生世界意外静止大部分呼吸被限制在室内小部分呼吸,在调整着这片土地的呼吸试图使她回归正常节奏黄鹤飞过的天空之下湖北和中国都戴着口罩于是,我哭了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感慨武昌首义的枪声,还有无数仁人志士的血,混合在一起流下疼痛的泪令我,想跑去给春风引路我要告诉眼泪:我是警察黑暗的阴影即使一度强大灯火纵然暂时缈小曾经喧哗的街道,哪怕如同哭着入眠的婴儿抽泣只要,融入入警誓词中的方刚血气我的泪水,就会让我的家乡在寒冷的夜里重新开花在驱逐病毒的街道怒放为拥挤的医院清理出绿色通道让痛楚的生命找到靠岸的木船与争夺呼吸空间的医生心连心如果泪水能够听令我还期望它,滴到地面不会破碎列队站立,肃静为那些抗疫战场上献出生命的英魂,为疫情中失去生命的百姓。为付出巨大牺牲的湖北默哀告诉他们:我是警察我是湖北警察我要告诉眼泪:我是警察短暂悲伤之后,我将让灵魂中的坚强回归让眼泪流出火星,引燃冒着冲天火光的火矩举向天空,刺穿黑蝙蝠翅膀烧毁病毒,驱赶肆虐的疫情我要告诉我的眼泪过度悲伤只会让人脆弱沉沦适度的悲伤,才能发出人性的光芒照亮善良的天空我要打开城门迎接春风迎接滤尽病毒的鸟语花香和滚滚春潮长江在隔离春风的白云下静静流淌我要告诉眼泪:我是警察一个崇尚英雄的职业出过很多平凡的英雄我要告诉眼泪:我是警察倔犟中透出不屈的坚强身体中每一滴血,每一丝盐分都渗透,掷地有声的自强不息从未被灾难打败从未向灾难屈服我是警察,是女儿的母亲我要告诉眼泪:眼前的家乡正在经历疫情带来的痛楚还有,将生命高高举过头顶的敬畏呵护疫情没有彻底败退,我也害怕生病但我已经接到奔赴战场的命令只能在门口轻轻拥抱未成年的女儿叮嘱她不要出门来不及擦去泪水,匆匆转身……

武汉夜空的歌声

雷有德

武汉封城的第五个夜晚 , 是大年初三。

飘落几天的寒雨,这时候有些倦意,小区的小花小草挂着湿漉漉的浸渍,沉沉暮霭压下来,大地弥漫一股郁闷的气息。向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空空荡荡,空空荡荡。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忽然安谧下来,像正在演奏的交响乐团,雄浑的轰鸣嘎然而止,偌大的空间黑黢黢的,静得能听到猫叫。

一个外卖小哥在街上边骑边哭,他对记者说:“没有人,大街小巷都没有人,武汉不应该是这样的啊……”

突然,有人高喊:“唱歌喽——”随之一串嘹亮的领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小区里响起大型合唱的歌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白天,大家微信上都收到一条消息:所有在家隔离的武汉人,晚上八点唱国歌,不唱不散。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汉人幽默乐观,不信邪。城区几乎所有的灯一齐摁亮,每一盏灯后都是善良滚烫的心,万家灯火,繁星一样地闪烁夜空。人们用齐唱国歌的方式相互打气加油,感恩祖国。

年前,我和妻子来武汉和女儿团年。之前从新闻里看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不么吓人。后来央视采访钟南山院士,证实有人传人的病例,当时感染源都指向武汉。我知道,国家会有重大措施,会像当年围歼SARS一样吧。这时候去武汉,有些涉险的感觉,可是妻子办了一堆年货要送。女儿说,来了只要不出门,没事。前年也是在武汉过年,逛逛东湖梅园,坐坐公园图书馆,感觉做半个汉口佬,也蛮好。没想到,刚到的当晚,武汉宣布封城啦。火车、机场、公路,所有通道陆续关闭。在病毒肆疟的时候,武汉壮士断腕,选择与外界隔离的方式防止扩散,三镇一下子恍如孤岛。

晴川历历,黄鹤悠悠,夜空歌声激昂。视频里能看到不少家庭的儿童也参加合唱,一边唱,一边挥舞着国旗。一场与病毒的遭遇战打响。大年三十,解放军首批驰援武汉的医疗队连夜出征。四川征集援助武汉的医护人员,一位汶川地震幸存的姑娘抢着报名上前线,她说十二年来得到社会无数帮助,她要回报社会。  一位外卖小哥组织了许多志愿者,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一位农民骑着三轮车走四十公里,将乡亲们一家一户集拢的24箱新鲜蔬菜送到医疗队驻地,不要钱。一位环卫工,将积攒五年的10071元工钱放到镇政府就走,不留名。庄严的国歌声,人们唱得信心满满,唱得饱含热泪。我第一次感受满城齐唱一支歌的场景,打开阳台,我也参加武汉人的合唱: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我是湖北省作协的一名会员,又是县里作协常务负责人,作协还有好多事儿呢,怎么可以封在武汉了呢。可是随后两天,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启动l级响应,湖北各市县紧接着纷纷封城封村,宣布交通管制,进入战时状态。全国大范围隔离病毒,这下哪里也去不了,回不回家乡都一样。妻子一个人悄悄地去商场买些食品,回头,我严厉“宣传”一番:新冠病毒猛烈、诡异,人们不知道谁是病毒携带者,也不知病毒流窜到了哪里,只能隔离,蹲守是贡献,出门戴口罩,进门要消毒。妻子说,戴了口罩呢,但还是妥协了,衣服鞋子全换,洗头洗澡,连棉衣上的毛领也不放过。

武汉疫情防控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车车防护和医药用品运抵武汉,一支支军地救援医疗队赶赴武汉。山东匡山人民一家一户筹集起200吨蔬菜,800公里送往武汉医院食堂。中国速度、拔地而起的火神山医院,上万名工人分秒不停,他们用双手抢回同胞的生机。饿了就吃一碗方便面,困了就地上趴一会,手指骨折也不停下来,他们说提前一分钟交工就能提前一分钟救治病人,还想着把这次工钱捐出去,帮助更多人。十六省市对口支援,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奔赴武汉,为了救死扶伤的天职。武汉孤岛不孤,祖国是战胜任何灾害的坚强后盾。人们开始高唱第二支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网上消息满天飞,好的不好的,看得人揪心。家乡黄梅人口百万,从武汉回乡过年的人也多。这场疫情猝不及防,感染的人多吗,县乡医院撑得住吗,医患防护物资稀缺吗……今夜,人在江城,心系家乡。我的亲人,我的文友和同事们,有的靠前指挥、有的在“小汤山”建设工地、有的在前方执勤,有的在医疗救治一线,他们都在与时间赛跑,都是最美的逆行者,心里很是牵挂啊。

歌声里,我听到了武汉雷神山,火神山赶修抗疫医院的机器轰鸣,听到了家乡雷炎山工地志愿者们齐声喊出的黄梅加油,加油黄梅;歌声里,我看到武汉病毒研究所专家们日以继夜地分离病毒、赶制疫苗;我看到白衣天使们按下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我看到解放军毅然出征、军医军车军机支援武汉;我看到农民自愿捐菜、饭馆免费送餐、工人年夜赶制防护服,砌匠木匠装修工们拚了命地抢工期,他们都是为了抢救别人的生命。千千万万的人们,危难时刻团结一心,与祖国在一起,化作这种发自内心的声浪,给我从未有过的震撼。是的,寒冬终将过去。唱完歌,我也情不自禁地扯开嗓子同人们一起高呼: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我急切地想要做点什么,这场战斗史无前例,文学不能缺位。恰好,中国作协主席和书记分别致电湖北作协,表达对湖北作家的关心和慰问,特别勉励湖北作家有所作为。湖北省作协迅速向全省发出公开信,号召作家和广大文学爱好者积极行动起来,当好宣传员、记录员,反映抗击疫情战斗中的感人故事,讴歌人间大爱。县文联主席王敏军来电,让我们作协迅速拟好活动方案。

当天深夜,我和本县作协的同志拟出方案,上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我们县由作家协会牵头,陆续征集文学作品,在读书会的微信公众号上,以配音朗诵的形式,分期推出《疫情防控,请听黄梅文艺人的心声》。我写了一首《向祖国报到》,用诗歌号召作家诗人们参战。作协文学报《印象黄梅》第一时间编印出抗疫专号。全面隔离,急需用群众习惯语言劝导,我写了《新黄梅调,十劝莫出门》,被指挥部选中,印制十万份,发到全县各单位、各乡镇到村入户。诊疗一位感染病例需要几十万元,但愿在抗疫最吃劲的时候能帮到父老乡亲,哪怕少染上一例,也能节省紧张的抗疫资源,救回活生生的人啊。省市作协高度肯定我县作家行动积极,在微信公众号上转发了不少黄梅作家的作品,并在作协网上推送了黄梅作家的作品专辑,《湖北日报》《黄冈日报》作了报导,赞扬作家们记录和讴歌了伟大的时代精神。

人类总会寻求与自然和谐,正如春天总会来临。有专家担心,人们开窗高声唱歌会增加病毒传染的风险。时至今日,我没有听说唱歌传染的病例,倒是我时常想起武汉那夜的大合唱,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战斗中的歌声,在我的心空久久回荡……

为“武汉战疫”加油

黄州区作家协会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民抗疫没有旁观者。黄冈市黄州区作家协会广大会员以不同方式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斗争,或坚守职责岗位,或成为志愿者,或担任网格员,或在卡点执勤,或积极撰写抗疫报道,充分体现了黄州作家的责任担当,涌现出一批抗疫工作积极分子。

作家“抗疫”典型突出

在黄州区抗疫战斗中,全体区作家协会会员根据现实条件和自身特点,以最大的努力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力量,并涌现出了三个典型代表印发通报,得到了上级的表彰和群众的赞扬,充分发挥作协会员的作用,三位典型是:

全程高能的“大管家”--贺琼,区作协会员、黄州总医院办公室主任。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坚守工作岗位,统筹黄州总医院日常及疫情防控工作,连续50多天无休。接受各地捐赠的医疗和生活物资,组织发放至医疗机构和临时建成的13个疑似患者与密接者隔离点;对接市区两级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相关文件并落实;及时上报各种疫情材料;应对各项督查并反馈整改情况;协助区防控指挥部审核疫情防控组救治隔离点专班车辆;负责总医院后勤保障车辆与人员的调度;协调医务人员轮岗隔离期间住宿就餐;解决处理广大市民反映的医疗相关问题;积极落实市区防控指挥部及总医院交办的临时性任务。事无巨细,她亲力亲为,堪称是抗疫“大管家”。

亲力亲为的“张拼命”--张岳文,区作协副主席、区政协科教文卫委主任。从131日开始,已经57岁的张岳文先后奋战在龙王山社区和八一社区,进行值班值守,其驻守的八一社区金色华府小区被评为无疫小区。自220日起,该同志下沉到禹王办疫情防控任务繁杂的万福社区,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面对任务重、战线长、时间紧、无封堵材料的局面,该同志迅速组织人手,搭建堵封墙;当卡点值守人员急需口罩时,他迅速协调解决1000只口罩,满足了一线人员所需。为解决万福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经费,他出面找房地产老板捐款支援2万元。在清查“四类人员”、确保居民物资供应、安抚老弱病残及“三留守”人员、激发参战党员干部及志愿者工作热情等工作中,他率先垂范,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被社区党员干部称为“张拼命”。

抚慰心灵的“摆渡人”--马双容,区作协副秘书长,黄冈市静远社会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自疫情肆虐以来,积极参加市指挥中心的多条心理热线项目,接听回应电话求助数百次,帮助大量残疾人解决生活难题。她与她所在团队的事迹,先后被新华网、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湖北日报、黄冈日报、鄂东晚报等媒体平台报道。在新华社的报道,还专门介绍了该同志的心理疏导案例。

316日,黄州区作家协会印发通报,对贺琼、张岳文、马双容3位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会员进行表彰,他们是黄州区作家们的抗疫典型代表,集中反映了黄州区作协会员们的担当。

文学“抗疫”成果突出

抗疫期间,全区大部分作家居家防疫,响应上级号召,禁足未停笔,积极创作诗歌、散文、小小说、快板词、三句半、顺口溜等抗疫文艺作品300余件,发布在各级自媒体上,大力宣传抗疫政策和防疫知识,讴歌疫情防控英雄等,其中在湖北省作家协会微信公众号、中诗网、中文诗歌网、黄冈市作家协会微信公众号、云上黄冈等市级以上媒体平台发布作品30余件,有的还被录制成音频,在网络上广泛转发。

解封之后,先去理个发,看个湖,吃个饭

孙建勇

黄州于318日零时起,实行人员和车辆安全有序流动,即有限、有别、有控地解除部分封控,或者说“半解封”,我心中多少有些激动,毕竟经过近60天闷罐似的闭关,现在终于看到开罐的希望,相信“全解封”的日子不会太远。

此时此刻,我在想,长期闭关所累积的压力一旦得到释放,会是怎样情形?不禁联想到开启那被摇过的香槟酒,在拇指顶开瓶塞的一瞬,砰,白色泡沫喷薄而出,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爽。

久困的人们会不会因压力的瞬间释放而失去自控呢?那种可能是存在的。江水如果离开了堤岸,就会泛滥成灾。我认为,后疫情防控时期与前疫情防控时期的一个区别,就是情绪管控与疫情防控的比例关系将发生根本性倒置。

记得有位自然主义哲学家、文学家曾经郑重其事地“曰”过一句颇有见地的话:“意志力是幸福的源泉,幸福来源于自我约束。”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解封”的那个时刻,也就是考验我们自制力、自控力、自律力的时候,我们要懂得自我约束,把握幸福。

当那个时刻果真来临,我们究竟该做些什么呢?

我当然是想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优雅之人、文明之人。

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我最先要做的,就是去理个发。记得上一次理发还是在己亥年腊月二十六,迄今已经两月。“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我要剪掉烦恼丝,开启新生活。

接着,我要带着妻子和女儿,去看看久违的遗爱湖,在她那柔柔的碧波里听一听她的心跳;去走一走环湖的廊桥,在婆娑的柳丝里抚摸春嫩的鹅黄;去坐一坐四望之亭,在习习暖风里欣赏鹭集凫翔。

如果条件允许,我还要遵从女儿和妻子的心愿,寻一家没有人员扎堆的店面,好好地吃一次大餐,但决不暴食暴饮。两个月的闭关,因食材的单调,妻子和女儿虽然轮流在厨房里曾绞尽脑汁,但终未鼓捣出令胃欣喜的作品。这一次大餐,我们务必要把它吃出年夜饭的味道。

然后,我要平复心情,回归生活常态,按时上下班,坚持读书、写作、编杂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努力清除这场大疫给家庭、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一切后遗症。只有放下包袱,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总之,当“解封”时刻果真到来,我要和家人一起有克制地释放我们的压力,有限度地享受我们的自由,有条理地继续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知道,病毒并未逃远,它那邪恶的目光尚在未知的地方窥探人间,并伺机反扑。

朋友曾问,“解封”之后究竟该怎么做?我给了10条建议,或许也适合更多的人。

一、亲近大自然,看山看水看花木,释放压力。

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讲究卫生,务必勤洗手。

三、更加爱护家庭,热爱家人,多做家务。

四、珍惜友谊,增加联系朋友的次数

五、懂得感恩,多念着别人的好,少计较他人的错。

六、看淡名利,舍得放下。

七、克服拖延毛病,去实施曾经制定的计划。

八、坚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九、学会悲悯,爱惜生命,包括花鸟虫鱼。

十、珍惜当下,努力过好每一天。

奏响文艺战“疫”最强音

武穴市作家协会

面对突发的疫情,武穴市作协积极响应省、市作协号召,大力开展以“打响文艺战‘疫’”为主题的作品征集活动,广大会员积极响应,充分发挥文艺轻骑兵的作用,创作了一大批文艺作品,鼓舞了抗疫斗志,坚定了抗疫信心,为我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作品致敬逆行勇士

战疫打响后,武穴市作协主席范国清积极动员,作协副主席宛如、张凤翔、戴益民、陈楫春、苏琳等带头创作,宛如的散文《平安是年》,张凤翔的散文《守望春天》,戴益民的诗歌《鼠年除夕》等作品先后发表在黄冈作协美篇上,引发读者广泛共鸣。宋银华的诗歌《今夜祝福武汉》、李亮的《等待花开》、苏琳的《逆行的雁》,在黄冈文联、广济文化等媒体发表后,被众多“抗疫主播”深情朗诵。范立志的《小傻瓜》、程晓祥的《雨湿春城》、饶哲生的《露露变形记》小说在《精短小说》发表,董续光、张才军、李瑞志、陈玲珑、蔡志龙、蓝国斌、周中金等作者创作的诗歌散文,配以现场图片和音乐,引发热议。截至311日,武穴市作协会员共创作抗疫文学作品近300余篇(首),在市级以上媒体刊载120余篇次,镇处办局公众号刊载100余篇次。

行动书写家国情怀

封城伊始,作协会员戴建霞主动采访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参加抗击疫情的同学之女,写下感人肺腑的《等待》一文。彭小庆率先创作《眺望与受命》一文,真实纪录了作为驻守抗疫一线的基层乡镇干部的丈夫守护一镇百姓的故事。工作在医护一线的童萍、张朝晖、何洁芸等多位会员,创作的作品真实再现了鲜活生动的抗击疫情场景,讴歌了白衣战士无畏无我的崇高精神。戴益民、邱莉、周丽、周行、陈宝川、毕雁南等创作了一批纪实文学直击现场。程斌、朱利民、陈佳碧等会员和基层党员干部、志愿者既坚守一线,用感人的事迹,朴实的文字,让读者感受着这场战争背后的温暖和力量。

文艺传递信心力量

会员兰洪亮、饶哲生坚守防疫一线,采写了许多志愿者和基层党员干部前线抗疫的纪实文章。范青保、程道炳、文建华、干海波、王旗、孙本水、林甜、李胜敏等都从不同侧面,通过采写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弘扬了正能量。田旭、苏琳和李曙胜分别创作了《春暖花开》《牵挂》《共度广济时光》等抗疫歌曲……疫情发生以来,武穴作协通过创作、演诵文艺作品、捐款捐物等多种方式来慰问一线医护人员,宣传抗疫知识,鼓舞战“疫”士气,展现了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创作自觉。

春驻杨民望

戴益民

出武穴城区往东,过官桥百米港桥头右转,沿着港坝直行,不到十分钟,便到了我驻点的扶贫村一一石佛寺镇杨民望村。

这条河港是武穴内湖水流的出口,向东一直延伸到太白湖,然后注入华阳水系。武穴前身为广济,自古便有“千湖之县”“鱼米之乡”的美誉。对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想必对“挑坝“这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并不陌生,像“百米港””城塘湖“这样的水利工程,几乎都是靠人力挑挖出来的。记得小时候走过百米港有一处叫罗城坝,好长好长的一段黄泥路,碰上下雨天,脚上穿的套鞋陷进去半天拉不出来,每走一步都十分吃力。现在好了,全部都修成了水泥路,有点像武穴的黄广大堤。

杨民望属于湖畈地区,周边村庄也都带有“湖”字,如胡罗玉、胡南畈、万丈湖等等。全村260余户,扣除外流人员,常住人口不足千人。土地面积1100亩,其中耕地800亩,水面300亩。有5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垸,分别是程英、塘东、塘西、大垸。村里几乎清一色杨姓,据说是杨家将的后代,自古民风骠悍,习武成风,出了很多著名的拳师。每年端午节,全市百米港龙舟比赛,是杨民望人大显身手、扬眉吐气的狂欢节日。

初识杨民望,还要追溯到2015年底。那年12月中旬的一天,我作为单位对口扶贫村结对帮扶队员,和同事一行5人,被派驻到杨民望村走访调研。一路上,“杨民望”这三个字不停地在我脑海里闪现: 杨民望一一民之所望,这个颇有意味的名字背后,该有多少百姓期盼的愿望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走访调研,居然让我与杨民望村结下了整整五年的不解之缘!也许,这缘分今生今世还会继续下去。因为,我是个惜缘的人。

时光如匆匆流水。一转眼,就到了脱贫攻坚收官的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让我再次下沉基层一线,协助扶贫驻点村抗疫,这一住便是二十多天!

村庄的清晨,曙光初露,窗外树枝上传来吱吱喳喳的喜鹊叫声,远处还有此起彼伏的鸠鸣声。我每天起床都推开窗户,做了一个深呼吸,感觉神清气爽。早春二月,田野外已是一片葱绿,油菜花吐蕊待放,桃树、桑葚树舒展着枝条,空气中似乎能吸嗅到春天的气息。是的,春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在乡村的日子里,我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每天走访包保党员户,跟踪反馈信息,协助值守督办……空闲的时候,去老冯的莱园摘菜,协助村妇联主任雪华下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黄昏,伫立村头,放眼眺望,但见落日余晖下,青青菜畦和油菜花间杂交错,加上池塘倒映下的村舍民居,构成一幅美仑美奂的田园图画。用手机随手一拍,发往微信朋友圈,立刻引来一片赞许和惊叹。是的,工作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与此同时,恐惧和不安也终于渐渐离我们而去。

由于宅居太久,头发胡子蓬松拉碴,看上去像个历经沧桑的老人。正好,村里有个在广东打工回家的理发师,由于疫情影响一时出不去。我在村人引荐下,前往他家理发。没想到,理发师是个小帅哥,他给村里好多人都义务理过发。听说我是驻村干部,一边帮我理发一边问些扶贫政策,得到答复后连连点头。他说,还是我们中国好,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大家都有盼头有润头有奔头!小帅哥手艺精湛,人又热情,理完发我一看,哈,从“沧桑”一下子又回到”青春“了!我要给他钱,他坚决不受,说:疫情期间,就当是为家乡人做点公益事业吧!

“一定要守住杨民望这块净土,决不允许出现一例感染病毒!”村支书志勇书记如是说。驻村工作队杨队长和几位村干,个个铆足了劲,一刻也不敢松懈。

村里上辈人说:从前的杨民望村风光更美。围湖造田之前,杨民望村几乎就是一个小岛,四周全被湖水包围。那时,岛上的居民以打鱼为生,湖汊四通八达,与龙坪、武穴来往便利,“一网鱼虾一网粮”,过着惬意而富足的生活。直到现在,人们还念念不忘城塘湖、连城湖、观音湖。要知道,那时候它们可是连成一片的啊!

记得第一次来杨民望走访调研,在确定扶贫产业时,我们就提出了发展水产养殖的思路,只是由于受围湖造田后农户观念蜕变的影响,加上资金投入不足,以及水面扩展与二轮延包政策的冲突,导致此思路最后没有被釆纳,最后以不了了之。

陌上花开日,山河无恙时。经过二十余天的坚守,我们终于等来了武穴解封的时刻!312日,乡镇撤卡,道路畅通,人们走出久违的圈禁空间,享受户外的阳光,蓬勃的花香,清新的空气,感觉生命和春天是如此的美好……

春到乡村,万物复苏。阳光依旧灿烂,风吹过,扑鼻香。满田满畈的油菜花香,熏得人有些晕眩。往年的这个时候,油菜花海垄上行,不知道有多少外地人来武穴看花赏景。志勇书记说,趁你还没接到回城通知,我带你去村后的湖畔走走,这里保留了一些以前杨民望的某些印记,或许能帮你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

我们沿着村道往村后走。漫步田野,一幅诗意的田园风光画展现在我们面前。在一垄垄盛开的油菜花衬托下,一大片湖泊和水塘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白色,还有泥土的黑褐色,它们直接裸露在阳光下,或如海滩或如明镜,令人心旌摇曳,浮想联翩。一簇簇白鹤,在水面游弋着,在滩头嬉戏着,突然“唿“的一声,扇动翅膀,冲出湖面,然后划出各种优美的弧线,成双成对地飞向天空……而池塘那边,养鸭人站在鸭棚附近,将食物抛向成群结队的鸭子,立刻引来“呷呷”声不绝于耳,它们用脚掌拼命划着水,短短的鸭翅扑打着水面,争先恐后地向对岸游去……

我们走近湖塘的主人,他的名字叫杨淦云,是个身材高大的中年汉子。也许是常年风吹日晒,他的皮肤粗糙而黝黑。可以看得出,劳动的喜悦,生活的知足感,洋溢在眼前这张朴实憨厚的脸上。他说,现在终于可以开网捕捞了!你们明天过来,保证可以一饱口福,改善一下伙食。志勇问:都有什么好吃的?他说: 有毛泥(泥鳅),螺蛳(湖螺),叉条(一种小鱼),这些都不要钱,多的是,随你驮!

想想这些纯天然的美味,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岸边的桑葚树才刚刚发芽,而桃树已经开花了,红色和粉色相间,花中又有星星点点的绿叶,令人赏心悦目。

我对志勇说:过些时候,我邀请文友们来这里划船,摘桑葚吃。

他说:如此甚好。

……

哦,春天的杨民望,为了与你我的今日相见,不知你如此静默绽放,等待了多少年!

一名志愿者的战疫日记

苏琳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让2020年的开春注定不凡。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被突如其来的魔鬼悄悄侵蚀,几乎是一瞬间,所有的媒体,铺天盖地的卷来,关于武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坏消息。

武汉封城!黄冈封城!武穴封城!

疫情牵动着亿万人的心。这是一次没有旁观者的全民行动,这是一场齐心协力的人民战争。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君合小区发现有业主被确诊,一时间,小区内人心惶惶,大家恍然发觉,原来,可怕的病魔竟然离我们如此之近。

为疫情防控需要,武穴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对小区采取封闭式管理。我与所有的基层干部一样,接到了战斗的集结令。没有任何犹豫,一天时间, 60多名家住君合小区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纷纷来到樟树下社区报到,在武穴办事处驻樟树下社区干部的指导联络下,集结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分别包保小区15栋单元30条电梯700余户1600多人的疫期安全。大家经过集中表决,市征补办主任蔡青萍被推选为小区临时党支部书记,还迅速建起了党员微信群,有序开展宣传、排查、包保、随访,以及治安维护、情绪安抚、蔬菜配送及发放等工作,俨然成为隔离小区的“定心石”。

8号下午收到群发的安排表,我与烟草局的陈芳一起摸排B8栋的人员情况。出门前,我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穿上宽大的野战雨衣,戴上墨镜,口罩,脚上套着鞋套,手上戴上手套。上楼就用自带的书写笔笔尖去按电梯的按钮,去每家敲门,门开的刹那,门里门外的人都迅速往后倒退,心照不宣地别过脸去对话。幸好,说明来意后,所有的住户都非常配合。我们这次的摸排,主要是登记每户在家的所有家庭成员,留下户主电话,建立楼栋微信群,询问家里是否有从武汉或黄冈等地返乡回来的人员,测量体温,并做好基础表格记录。陈芳做事非常认真,很快就回家按照摸排情况做好了电子表格,及时上交给社区,并把8栋住户一一邀请进群。不久,我又被调整到B14栋包保,在小组长、市妇联吕品同志的带领下,负责楼栋居民生活服务,入户健康排查,每日体温检测和记录上报。排查多了,我再也不像以前那么戒备了,告诉自己把口罩戴好就行,好在,住户们都非常理解我们的工作,没有人质疑,也没有一个人为难我们。

第二天一早,我和农业农村局的宋雄去君合南大门值班。在这之前,11栋早已实行了全封闭管理,每班两名党员,24小时守住门栋,值班人员在寒夜的萧冷中连避风的港湾都没有,况且,君合的楼栋排列由于设计成弧形的,小区内的穿堂风特别厉害。

在大门口值班,我才发现,君合里每天需要外出工作的人真不少。特别是医护人员,媒体记者、公安交警、社区服务人员,以及需要去市区各地一线防疫的机关干部。门卡处每放一人出去,放一人进来,都得详细登记,测量体温。刚开始,我对要求执行并不懂。有的人说一句,要去单位上班,于是就放行了。谁知在大门边巡视的蔡书记耳朵尖,连忙过来止住说不行,上班有单位证明没?有通行证吗?还有一些住户呆不住,找各种理由想出门,蔡书记一面严辞拒绝出门的要求,同时又非常人性化地解决问题。要菜的,派党员去买;不放心家人的,联系镇处党员上门做好服务……翻开小区党员微信群,每栋小组长将收集到的住户需求集中在群里报告,然后由支部书记统一协调解决。孕妇产检要办通行证,病人透析需去医院,婴儿奶粉完了要去专卖店订……小区住户的问题往往都能及时反馈,有效化解。天然气的充值,我们委托在赛洛公司上班的B9住户每天上班前到南门拿卡,充值微信转帐,下班时将卡带回,然后由小组长送至住户家里。药品的采购,我们将定点药店老板加入微信群,每天由小组长统计需求报药店,配送员宋雄同志去药店垫付拿回。

居家的最大问题是吃饭,饮食原材料的供应是个大问题,因为君合远离城区,周边也没有大超市,在15号全市没实行封锁前,我们都是通过这两家小超市配送。后来市里统一规定了配送模式,支部又建立了生活物资配送群,每天由各栋小组长通过楼栋群收集各家的购买需求,再由宋雄同志负责统计并联络,到小区后由小组长和各自组员们负责送到门栋和各家各户。配送的菜品不多,蔡书记争取到了小超市的配送资格,于是业主们的选择更多了。

在业主大群里,大家都是互相鼓劲,调侃,晒厨艺,求美食制作方法,分享最新的疫情信息,B10栋有业主说想吃香蕉,1703的刘哥马上联系小组长将自家留的为她送去;401的住户呼叫说,谁家有酵母粉呀,想做油条可没处买酵母,热心的邻居委托小组长送上了一大包。在这里,我看不到悲观和抱怨,感觉到的小区是一个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我想,这也许与物业和党员们的服务有很大关系。我们的物业每天都对所有楼栋电梯和公共场所消毒,垃圾每天清运,楼道和小区始终都保持干净。不要出门的喇叭每天都在小区各个角落里响彻,使我从最开始出家门都很害怕沾上病毒,到现在没有那么紧张了。我想,我们这小区,还有什么不安全的呢?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希望疫情尽快过去,包括国家的、政府的、单位的、家庭的、个人的……期待还能像往常那样,哪怕忙忙碌碌,也好过一事无成。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一场疫情,全民成了厨子,医护成了战士,老师成了主播,干部成了门卫,家长成了班主任,孩子们光明正大的捧起了手机和平板,小区门口的保安都成了哲学家,问的都是直击灵魂深处的终极哲学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好现实也很有趣。也许,你叫不上坚守在小区门口党员干部的名字,记不起路口上戴着口罩的物业保安长什么模样,但是此刻,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用奉献与责任,守护着我们的家园。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哪怕多带动一个人戴上口罩、多制止几个人扎堆聊天,多劝说一人宅在家里,多答复一个迷茫的咨询……都是小小的成绩。

烈火淬真金,患难见真情。在值守的日子里,我看到了医护人员每日早出晚归的艰辛,听到了交警执勤者的匆匆足音,我看到了领导干部、基层职工、退役军人,还有很多的公职人员,他们坚守岗位,冲在最前面。还有小区夜巡的物业管理人员,始终坚持清理垃圾的环卫工,很多很多的爱心人士、志愿者……也有很多工作人员,默默无闻、勤劳工作。这段时间,遵纪守规宅在家里的那么多人,也在为打赢这场战“疫”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不能聚集,但行动步调一致。我们不能握手,但志向忠贞不二。

冬季即将过去,春天就要到来。我看到,在如火如荼的疫后风貌中,没有一个人缺席。我听到,在全民抗疫的激情节拍中,每个人都是一个音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期待,聆听更多的,是万物和鸣的天籁之音。

“抗疫”我们在战斗

浠水县作家协会

自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全面打响后,浠水县作协第一时间倡议全体会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下沉一线做志愿者,鼓励会员注意搜集素材,积极开展文学创作活动,宣传正能量,弘扬正气,为抗击疫情作贡献。在浠水县主要交通卡口、社区进出关口、医院救治一线,都活跃着浠水作家的身影。

浠水作家的创作很注重现场感和即时性。浠水县作协会员、县人民医院感控科工作的谢定勋,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散文在浠水作协公众号“红烛”特刊推出,受到读者广泛的好评。当浠水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37日,黄冈市作协副主席、浠水县作协主席程小成组织部分会员深入到县消防中队进行采访,采写人物通讯4篇,分别在湖北省应急管理局官微、“秀美浠水”等媒体推介。

127日起,浠水县作协以“红烛”特刊共推出了16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浠水作家在行动”专辑,推出会员作品97篇(首)。作协会员王继安撰写的《我在封城的日子》《疫中看病记》两篇“非虚构”作品,在《南方都市报》发表;谢新政、夏艳平、张容、李华清、任小乔、黄望群等会员创作的抗击疫情作品,先后在《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中国诗人》《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长江诗歌》《湖北诗歌》等媒体发表推介。截止到320日,浠水县作协会员共计创作诗歌散文等作品160余篇(首)。

此外,很多县作协会员战斗在抗疫一线,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抗疫胜利做了自己的贡献。如浠水县作协会员、县第二人民医院职工陈贵,从123日起没有休息过一天,一家三口人,二十多天没有见面。他是120救护车司机,又是勤杂工,转运病人,运送防控物资,经常是饿了吃碗方便面,渴了喝瓶矿泉水。他的事迹在人民网、长江云等国内二十多家媒体报道。在疫情期间,他创作了十余篇诗歌散文作品,在“秀美浠水”等多家媒体发表。在抗疫期间,像陈贵这样的会员非常多,大家心往一处想,全力战疫情,为抗疫战争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抗疫排头兵

——记浠水县消防救援大队彩虹大道消防站班长孙攀

王小白

孙攀,安陆人,浠水县消防救援大队彩虹大道消防站班长,今年已经是他来到大队的第五年。五年间,每逢节假日,他和同事们往往更加忙碌。但在这已经习惯了的忙碌中,孙攀今年还是有着自己的期待:2020年春节,他将和相爱已久的未婚妻举行婚礼。这场因军运会安保而延迟的婚礼终于近在眼前,孙攀心里既有期待和兴奋,也有一丝对未婚妻的抱歉。然而,新冠病毒在武汉出现,从元月下旬,无论是一则则表明疫情严重的新闻,还是身为消防员所特有的职业警觉,都让孙攀意识到,这注定会是一个“特殊”的春节。

果然,继武汉封城之后,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黄冈各县市也陆续封城。距武汉只有130公里,人口过百万的浠水,疫情还在不断爬坡,有限的医资和人力物力也让这个“看不见的敌人”更加难以对付。在这一关键时刻,作为党员的孙攀,第一时间立下军令状,担任党员突击队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抗疫救灾的战斗中。

在家家户户因为疫情而闭门不出的日子,医院和隔离点成为了城市中人流活动的中心,也成为了孙攀在疫情中最常出现的地方。在抗疫期间,每天早上不到八点,孙攀和同事们就来到了浠水县人民医院。在医院的保卫处进行交接之后,孙攀开始了每日的例行巡逻,并仔细检查医院里的消防设备。医院,作为此次抗击疫情的主要战地,成为了孙攀及其同事展开火灾防控工作的关键场所。除了对医院消防设备的每日例行检查,孙攀和同事们还要展开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如“医院火灾”等场景的模拟训练。他们通常会预设出各种情景和突发情况,并制定各种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从而有效保证患者和医护的生命安全。

由于经常深入医院这类一线场所,孙攀也感受了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艰辛,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也常常在想如何能够为此次抗疫多做一些事情。因此,在参与正常轮班值守的同时,孙攀又一次次主动参与了协助病患转移、搬运物资以及疫区洗消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传播,康复病人在出院之后,通常也会先到隔离点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观察。大部分康复病人已经在医院接受很长一段时间治疗,因此其随身携带的行李很多,而考虑到安全因素,其家属也不能都到场,因此在转送过程中,人力总是极其不足。孙攀和同事们主动承担起了这部分责任。在接收到有康复病人出院的消息,他们就会第一时间赶到感染科的门口等候,并按照医院的指示,帮助搬运生活用品,以及协助病人乘车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孙攀和病人们都佩戴着口罩,彼此也无法识别对方的样子,双方也很少交流。偶尔的视线交接,孙攀能够感受到病人出院的欣喜。一次,同样是负责转运一位康复患者去隔离点,孙攀肩上背的、手上提的,都是患者日常生活用品。由于东西多,又怕路上丢失了,孙攀每走一步都左顾右盼格外小心。当他把这些用品和患者送达隔离点准备返回时,他忽然听到对方一声:“谢谢。”那从口罩后传来的轻微感激二字,顿时让孙攀觉得春节以来的所有忙碌是多么值得,也更加坚定认为:作为一名消防员、一名退役军人,只有自己做得更好更多,才能去温暖那些疫情中饱受苦难的人民。

2月底,随着抗击疫情的活动越发有序,湖北省外的复工也井然展开,越来越多的捐赠物资也陆续抵达浠水县。一天下午,结束一天训练的孙攀和同事们正打算吃晚饭,突然队里接到通知:一批从贵州捐赠过来的500多箱鸡蛋即将抵达浠水。由于物资的数量较大,急需人手前来搬运。孙攀和同事们立即放下了手中的碗筷,紧急集合,便奔赴县体育馆。他和同事们在体育馆等了三个多小时,终于等到运送物资的车辆到达体育馆后。二话不说,孙攀和同事们立刻热火朝天地干起活来,足足搬运了又近三个小时,整辆车的物资才搬运和整理完毕。

在来回的路途中,孙攀看到了车外冷清的街道。从过年开始,由于限制出行,昔日车水马龙的闻一多大道,人烟寥寥。不知不觉中,孙攀眼眶有些胀痛:他想到了很多,特别是想到了远在家乡的父母和好长时间未见面的未婚妻。

孙攀的家乡安陆,位于孝感,也是此次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因为工作性质和此次疫情的缘故,他也无法回家照顾二老,只能每周多视频几次。而得知儿子常常工作在一线,两位老人也免不得多唠叨几句。因而,每次视频之后,孙攀都发现,明明是自己要告知父母勤洗手、戴口罩、不外出,最后都变成父母你一言我一句的担忧和叮嘱。每每想到这,孙攀都忍不住有些眼红鼻酸。而陪伴孙攀在浠水的未婚妻,因他在一线工作,需要隔离居住,近在咫尺,二人同样也无法见面,只能通过视频来联络,互报平安。每每想到未婚妻,孙攀更是歉疚不已。已经延期到二月的婚礼,又因这次疫情再次被延期。好在未婚妻通情达理,她不仅理解他的工作,从来也没有抱怨过他的工作,只会反复叮嘱他,要加强锻炼和注意防护。

“你害怕吗?”家人们还有朋友们都曾经这样问过他,孙攀总是平静地回答:“有什么怕的。”身为一名消防员,无论是火灾现场,还是其它的自然灾害,他们都应该走向第一线。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像他签下的“军令状”:疫情在哪里,他们就要战斗在哪里,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实际行动彰显消防救援队伍的风采……

孙攀知道,只要他和同事们坚守住城市,等待春暖花开,等到阴霾从湖北上空消散,他以及所有人的幸福时刻都会到来。

乡村抗疫记谢新政这个春节,病毒肆虐黄鹤楼病了,东湖病了江城告急,黄冈告急这必然是一场人民战争村主任敲响了铜锣提醒村民们不要外出钓鱼的收了竿,想拜年的收回了脚步。外号叫“牛”的堂哥,自愿到村口值守村医王先贵,每天义务给村民测体温。打工回乡的都自觉地在家隔离年轻的扶贫队员,驾着三轮车和几个大学生志愿者一起给村民代购,他带回新鲜的水果、蔬菜,也给不会上网的老人带去好消息田野空旷,路上车辆稀少桃树坳的桃花开了,青蛙从冬眠中醒来。经历了寒冬的乡村,在春风中抬起头来,把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播进泥土里

众志成城抗疫情  蕲春作协在行动

蕲春县作家协会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蕲春县作家协会迅速行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600多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投身到抗疫洪流中,用各式各样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为时代和人民发声,共创作了各类抗疫作品1300多篇(首),在各类主流媒体和公众号发表和推出1100多篇(首)。

一是形式多样。县作协联合蕲春县官网《蕲春网》和县融媒体中心《传蕲》分别开辟“战疫情”专栏,推出了本地作家和写手的大量作品,阅读量和点击率纷纷爆棚。县作协和县文化馆共同举办的《蕲春文艺》推出《情动蕲阳  战毒魔》专刊。县广播电台录制了3期有声战疫情作品循环播放。胡百溪创作并演唱的湖北大鼓《冠状肺炎害死人》通过多个自媒体公众号播放,既普及了医学知识,又讴歌了白衣战士的奉献精神,寓教于乐。从县金融系统退休的70多岁的女诗人田幸云创办了《知否才女诗歌》公众号,以律诗为主,编发了大量来自本县和全国各地女性律诗爱好者的“抗疫”古体诗词。

二是亮点纷呈。县作协主席江清明下沉到所居住的社区和社区干部一起组织抗疫防控,创作出了纪实散文《在毒魔肆虐的日子里》在《蕲春网》首推后,反响较好,并被吉林《参花》第四期刊发。县作协副主席知名诗人和诗评家耀旭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代表作《归途》还被湖北经典音乐广播公众号《遇见好诗歌》128日以朗诵的形式推出,点赞无数。李韧、莫予子、高永祥、固然、张萍、胡锦全、郑晓燕、周晓芳、孙锦等作家和诗人创作了大量的报告文学、散文、诗歌分别被《黄冈日报》、《营口日报》、《今日老区》、《湖北文学》等纸媒和各大网站、公众号发表。

 “今夜,轻唤你的名字/我聆听到你不息的脉搏/感受万众一心的律动/今夜,轻唤你的名字/我用200公里的标尺/测量你的高度,感受你的澎湃/和寒风中行走的从容……”这首由毕传高创作、新疆电视台知名主持人沈虹朗诵的长篇抒情诗《今夜,呼唤你的名字》一经推出,便产生强烈反响。青年作家、身为乡村教师的毕传高以笔为枪,利用教学之余和周末时间,深入村镇关卡、乡镇卫生院等疫情防控第一线实地采访,在《中国教师报》、《中国气象报》、《湖北教育》、《黄冈日报》、《鄂东晚报》以及荆楚网、长江云、蕲春网、传蕲等各级主流媒体发表反映“疫”线“最美逆行者”的新闻、评论和文学作品68篇次:其中,评论作品《致敬亲爱的市民》,长篇抒情诗《蕲春,我们向你靠近》在蕲春人民广播电视台每天轮播多次,原创音乐MV《心手相牵》在网络点击量突破200万次,被QQ音乐库收录,并引起了马云先生的关注。

此外,县作协还倡导和鼓励广大文朋诗友乐当抗疫志愿者,积极捐款捐物。黄石市文化艺术中心创作员蕲春籍作家江雪回乡过年,因交通管控不能返城,主动就地请战守卡20余天。得知消息后,县作协到其老家漕河镇飞跃村进行了慰问。

从扶贫先锋到抗疫尖兵

毕传高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蕲春县檀林镇42个行政村,随处可见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奔忙的身影。把守重要关卡、宣传防控知识、摸排可疑对象,他们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基层第一线,不胜不休。从扶贫先锋到抗疫尖兵,变换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共产党员爱民为民的本色初心和使命担当。

“非常时期,军人就应该冲锋在前”

“我是一名军人,非常时期就应该冲锋在前。”这是檀林镇流芳村扶贫工作队长田振丰常说的一句话。

田振丰,蕲春县审计局干部,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发生后,田振丰一直牵挂着村里的防控工作。正月初七,他一接到通知,就立即处理好家务迅速赶回村里,与干部群众一起投身到防控工作之中。

“要不是振丰同志,我们村疫情防控工作真不知道怎么开展。”流芳村支部书记田胜生如是说。原来,春节期间,田胜生因年前在医院照顾重病的妻子不能返岗,关键时刻,当过兵的田振丰挺身而出,有条不紊地组织村干、年轻党员和志愿者,成立防控工作队,对全村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垸组责任,工作具体到户、责任落实到人、考核细化到天,做到全村防控一盘棋,每项工作有人抓。

田振丰带领工作队员进村入户排查、封路设卡,共计排查出黄冈返乡人员34人、其他省市返乡人员278人。看到村里宣传氛围不够浓厚,田振丰就自写宣传标语,爬梯子挂横幅,上门发放宣传单,通过多种形式宣传防控知识,引导群众做好居家防疫。

省道英黄线流芳村卡口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防线,责任重大,田振丰每天带领防控工作队24小时严防值守、紧密排查,劝返车辆和人员。刚开始有群众不理解,想出村走动,村干和志愿者都是乡里乡亲的,抹不开面子,田振丰就站出来劝导,群众最后都被他的耐心磨没了脾气,只好回家了。渐渐地,他的“恶名”在村里传了开来,想出村的群众也越来越少。“为了父老乡亲们的身体健康,我宁愿当这个恶人。”田振丰说。

因为连续高强度的工作,田振丰的身体扛不住了,他的慢性支气管炎复发了,一度严重到话都说不出来。在同事的一再劝说下,他去乡镇卫生院打消炎针,医生叮嘱他要好好休息,他表面答应,却担忧卡口防控力量不足,趁医生不在,举着吊瓶又返回了工作岗位,边打吊水边值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虽然工作很累,但这个特殊时期,作为党员干部,我不能撂挑子。”

困难面前不言退,舍弃小家为大家,田振丰在抗疫“战场”上坚守了一个多月,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誓言。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阶段,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放松警惕!”32日七时许,三名赶早走亲戚的外村妇女,被在村口执勤的易少华逮个正着。

现年53岁的易少华是一名有着14年兵龄的退役军人。身为蕲春县气象局派驻檀林镇乌沙畈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易少华第一时间返回村里,以军人特有的果敢,带领村“两委”和全村党员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乌沙畈村是蕲春县最偏远的贫困村,位于鄂皖两省三县交界处,全村3781508人中,有506人是返乡务工人员,其中从武汉、黄冈返乡人员多达96人。地理位置特殊,人口基数大,加上村民住户分散,这给疫情防控增加了难度。“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在村支部会上,易少华掷地有声。他组建了以村支部书记詹建芳为指挥长的村级防控指挥部,建立了横向到组、纵向到户的群防群控网络,每天安排村干部和村医上门进行体温检测和消毒,并动员组长和邻近党员做好监督工作,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断一天。

为做到严防严控,易少华在全村15个村民小组设置卡口,他带着村干和党员志愿者轮班执勤。空闲时间,他就带队在村里巡查,共劝导群众取消聚会21起,阻止外来人员进村38人次,“党员干部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寸土必守,寸土不让。”易少华说,“当不好这个‘守门员’,就是我的失职。”

为了当好“守门员”,也为了不给村里增添麻烦,一个多月来,易少华坚持吃住在村部,手机24小时开机,耐心听取群众心声,及时部署防控工作。“姜还是老的辣!”村民这样评价易少华。

疫情初期,了解到该村防控物资欠缺,易少华迅即返回县城,向县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县应急管理局寻求帮助,争取到账蓬、电子额头体温测试仪、口罩等防控物资,而他“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更是感动着当地干部群众,增强了他们抗击疫情的斗志和信心。

“不把人管住,疫情防控就胜利不了”

面对疫情,同样是退役军人出身的檀林镇雾云山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顶华快速转换角色,由驻村帮扶工作队就地转为疫情防控工作队,为群众安全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雾云山村是国家4A级生态旅游风景区,平时人流量较大。“不把人管住,疫情防控就胜利不了。”何顶华组织党员、志愿者,对村级道路8处、组级道路21处、垸13处出口全面封堵,并亲自在卡口值守,嗓子喊哑了,腿疾也复发了,但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最难熬的是晚上,每到后半夜,天气特别冷,人也容易犯困。”为防止进出的人员和车辆“钻空子”,每逢深夜值守,何顶华就用“土法子”提神醒脑,“在山路上来回跑步,让自己保持清醒。”

针对极少数村民擅自越卡的情况,何顶华和村两委琢磨出“三大村法”:写保证书并向全体村民作检讨、学习《通告》一小时、协助站岗两小时,以警示促规范,达到“以身说法”的目的。对不居家外出闲逛人员,何顶华现场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通报全村。“有惩戒才有警醒,‘犟驴’少了,乡亲们的健康才有保障。”何顶华说。

截至目前,何顶华带领疫情防控小组累计劝返人员350余人次,劝返车辆80余辆,全村无一人感染新冠肺炎,无一例疑似病人。

“在檀林镇,像田振丰、易少华、何顶华这样奋战在基层一线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还有一大批,他们是疫情防控的‘排头兵’,以舍我其谁的精神,守护山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该镇镇长、镇疫情防控指挥长李链稳介绍说。

笔者发稿时获悉,228日,这个镇仅有的三例确诊病人治愈出院,至今连续20多天实现疫情“零报告”。

抱着孩子步行80公里的蕲春姑娘,我们真的心疼你

张萍

随着疫情事件的升级,越来越多的英雄人物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我为那些奋不顾身抗战在一线的优秀工作者赞叹,更为全国各地奔赴湖北救援的医护人员而感动。但这些天一直萦绕在我眼前挥之不去的却是一个柔弱女子的光辉形象:她奔波千里与远在北京的丈夫团聚,却在疫情到来时逆行转身,于风雨交加的除夕,带着幼儿转数次车到湖北,在多处“封城”断交通的情况下,她从太湖弥陀步行八十多公里回老家蕲春,只为争取在第一时间回到她的工作岗位,回到阻击新型冠状病毒一线和她的同事共同战斗!

这位柔弱的女子叫阿香,在蕲春“传蕲”网读到她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感动的不是她神圣的职业(ICU护士),(作为蕲春人民医院的护士,我相信此时她的同事们也都在一线战斗。)而是她那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封城”的情况下,她于泥泞中所走的那八十多公里路……

步行八十多公里路?那是什么概念啊!她不是休闲的运动者,把步行八里作为锻炼身体的途径;她不是专业的运动员,把跑步八十里作为必须完成的任务;要说步行八十公里,我相信很多运动爱好者也会“望而却步”。但是这位蕲春姑娘却在风雨中步行八十多公里回到家!对,不是八里、不是八十里,而是八十多公里!不是休闲、不是旅游,而是一手抱着不到两岁的儿子、一手拖着行李箱,于泥泞中艰难前行八十多公里!

作为女人,我无法想象这位柔弱的女子在这一路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苦痛?作为母亲,我无法想象这位年轻的母亲这一路经历了多少挣扎与眼泪?真的好心疼这个年轻的女子!在陌生的异乡、在空无人烟的路上,她拖着年幼的孩子,拖着一身行李,拖着一身泥泞,每走一步该是多么的艰难啊!孩子哭了,她该怎么向前走?行李拖不动,她有没有想扔掉?被雨水淋湿了,她有没有伤心哭泣?天黑了,她在哪儿安身呢?在这漫长的八十多公里的行走中,她有没有遇到坏心眼的人?或者说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她有没有产生绝望的情绪?有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呢?

其实,她有足够的理由不走这八十多公里路!有足够的理由向单位请假。可是她对大家说,她不能不回来,如果不回来与同事们并肩战斗,她心里不会放过自己,这个年也过得不舒服。

这朴实的话通过朴实的阿香口中说出来,像在叙说一件平常不过的小事情,她说这是人之常情,更是一位医务工作者的本能。但如果身处其境,你就会明白在这个春节、在这八十多公里的行程中,她和孩子该是经历了多少苦难和辛酸啊!可以说付出了我们旁人所难想象的代价!

至今,我不知道这八十多公里路她花了多长的时间走完,只知道她在正月初三就走到了工作岗位。从网上读到她跋涉千里的故事,我就为蕲春这个不平凡的女子感叹不已。我很想认识这位叫“阿香”的女子,很想当面听她讲这一路的故事,听她诉说心声!

在蕲春电视台记者的手里得到她的电话后,我加她的微信,可一直没得到她的回音。给她发短信,也没收到她的回复。我想,此时战斗在一线的阿香或许根本就没有时间看手机;或许,她即使看到了也不想回复,她不愿引起大伙儿的注意,也不愿别人打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此时的我尽管没有收到她的片言只语,但丝毫不影响她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从心底,我忍不住想赞美她,想对她说:你在我心中是最美的女人、最美的妻子、最美的母亲!更是我们蕲春最美的女儿、最美的护士!

真想有一天,我能手捧鲜花向你走来,向你这位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心的优秀女子致敬!

齐心协力抗疫情

英山县作家协会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英山各界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疫先进人物和事迹。

英山作协在英山文联的领导下,积极响应统一抗疫部署,部分会员下沉一线,赴医院,进社区,积极组织协会会员以文学艺术的方式反映和抒写抗疫典型,在微信公众号《新诗派》《诗意英山》《唐风宋韵颂英山》上同步推出,为致敬抗疫医护工作者,抗疫志愿者,抗疫军警,英山疫病率先清零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记录下一部部历史的篇章,为全民鼓与呼,为抗疫前线助力。其中省作协会员段伟的作品《与时间赛跑》等上了《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诗意英山》公众号从127日起以《以诗抗疫:英山诗人在行动》为标题连续推出16期近50人次约200首(篇)作品,其中部分作品推荐到市作协省作协平台发表。胡知新写的《抗疫宣传书》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被许多人熟记分享转发,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唐风宋韵颂英山》公众号发动组织英山籍诗词名家,全县诗词爱好者,以诗词楹联助力抗疫活动。充分发挥诗词楹联助力抗疫的文学艺术功能,在做好本职工作居家隔离期间,关注疫情,心系苍生,将抗疫以来所见所闻诉诸笔端,已共计编发推出十一期抗疫有关的诗联(计572首),并每期配发抗疫书法摄影部分优秀作品。先后向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诗词学会,黄冈市诗词学会,英山《山泉》、《大别山》等各省市县级报刊以及自媒体公众平台推送有关助力抗疫优秀诗词楹联作品三百余件(首)。赵立平会长在条件极其艰苦情况下成功策划发起英山县首届“毕昇杯”诗词楹联助力抗疫诗联大奖赛。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新诗派》的纪律,身在国外心系家乡,第一时间捐款捐物。《诗意英山》代接收朱小兰等16人次爱心捐款共计4500元。

眺望春天汪印潭二月的阴霾还未散去阳光下的街道冷冷清清病毒幽灵般弥漫着天空窗外的飞鸟哀怨悲鸣我们困于陋室家,成了我们退守的围城那一袭袭白衣天使争分夺秒英雄子弟兵鏖战疫情一线更有无数志愿者默默奉献却不留名那一张张雪白的口罩是我们安全的屏障覆盖了天使般的面庞   那一双双坚定的眼神像一盏盏灯点亮了江城温暖了中国封城,封路封不住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我们把树影藏于心中把蓝天白云纳于心底希望   是春天来临的芽坚守   是心底开出的花放眼望去燕子拂过湖边的柳岸炊烟又起绿上枝头,陌上花开愿三月春光灿烂山河无恙,人间皆安胡易我在西湖边的石条上和衣睡过我在下沙某施工桥面和衣睡过我在某五星级酒店楼顶和衣睡过我在别人的屋檐下和衣睡过我在绿皮火车的过道里和衣睡过但当我看到那么多救死扶伤的医生护士和衣睡在地板上的时候我的心还是深深痛了一下这痛,像母亲心痛自己的孩子这痛,像孩子心痛自己的父母这痛,像老公心痛自己的爱人这痛,像老婆心痛自己的丈夫这痛,像医生心痛自己的病人这痛,像一块木地板用尽了力气妈妈,托个梦给女儿吧吴秀丽火神山医院护士吴亚玲,她远在昆明的母亲突然离世,得知这一消息,她化悲痛为力量,面向家的方向三鞠躬,继续投入治病救人的工作中                                                            ——题记妈妈,亲爱的妈妈您不是答应为我加油,为我打气为我祈祷,为我祝福您不是答应为女儿再做一碗汤圆么妈妈今天我还不敢哭我怕泪水湿润了我的护目镜我不敢哭我怕干渴的喉咙燃烧的火焰烧毁了我的口罩我不敢哭我怕撕碎的心会撕坏我的防护服妈妈,我只能在火神山向你深鞠三个躬请原谅女儿的不孝我没有在您床前端茶倒水我没有在您床前嘘寒问暖我没有尽到一个女儿应有的孝道妈妈,我要奔跑去打针去换药去安抚武汉,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侵袭我必须奔跑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里,有好多好多需要我的人妈妈,我要忙了请原谅,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想念您妈妈,我累了我倦了我想睡觉在冰冷的靠椅上入眠妈妈,如果您想女儿您托个梦给女儿吧

不同寻常的春节

叶雨霞

 春节,家人团聚的时光,中国人传统的节日,“回家过年”是每个外乡游子的心愿,不远万里,都要充分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刻。

“妈,过年我不回家了,2月份要完成毕业考试,您们自己好好过春节吧。”元旦这天收到女儿发过来的信息,望着手机冰冷的屏幕,想起女儿孤身一人在国外求学,两年来都没有好好回家,我的心倏地落寞、冰凉起来。

一切依旧,即使女儿因学业不能回家,这个年还是得开心过,毕竟还有父母兄弟姐妹一大家人咧。年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街上的行人与车辆渐渐多了起来。每逢年关,英山这个不大的县城都会显得很拥挤,不算宽敞的道路两边全部都挤满了人,商场、超市、专卖店人山人海,吆喝声、叫卖声,声声入耳,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迎接春节的喜庆、热闹的气氛。

就在离过年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各大新闻报道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就武汉之前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经疫情病学理专家组鉴定,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身陷重症灾区的湖北武汉市是首发地,对疫情认知的错误判断及防控能力的失策,以及上层对事实的隐瞒,直到元月15日,出现第1例死亡病人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的致命性才真正出现,顿时造成上下一片慌乱,全民茫然与恐慌如日俱增。

倏地,过年的气氛格外沉重起来,这个年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和喧嚣,有的只是焦虑、疑惑、害怕,为了加强了解,所有人开始关注每天的新闻,我也每天关注“健康湖北”“英山新闻宣传”微信公众号推出的最新通报。

此时,已经是农历腊月二十一了,离过年只剩十天时间,整个武汉、整个湖北开始新增病人、新增死亡病例人数天天都有增加,这样揪心的年让空气都沉重凝固起来,让人着实感到窒息,我不敢看武汉朋友的朋友圈,但又不得不时时关注我的朋友们,一遍遍发信息:多多注意防护!多多保重自己!“武汉加油、武汉挺住、武汉一定赢!”鼓舞士气的言语频繁出现在朋友圈里。

然而,疫情并不是终止,而是在全国,甚至全球开始有所蔓延,由于武汉是九省通衢,中国最中心位置,通达四方,这样的地理优势为疫情的扩散蔓延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人们揪心的就是每天最新通报消息哪里新增了多少病例,新增死亡病例多少。

终于大年三十了,年近80岁的爸妈对我说“今年的年夜饭你来做,全家都在你家过年”,望着年事已高的双亲,对过年全家聚集一起吃团圆饭是非常在意的,所以每年我们姐弟三家轮流做,让年夜饭的仪式感从不缺席,目的就是让爸妈安心享受晚年。

当我满心欢喜的做好年夜饭,姐夫打来电话,他们全家都不能来吃年夜饭了,因为都要在医院值班,姐夫、外甥夫妇三人都是医护工作者。从元旦开始一直坚守在医院最前线,更何况在这特殊的疫情时期,像他们这样的医护人员都被抽调到医院门诊,没有一丝懈怠,任劳任怨忙碌在疫情的最前线。

望着一桌可口的饭菜,爸妈都没怎么吃,心情很是低落,毕竟一家人能聚在一起吃饭都成了奢望,没有相聚的年夜饭真是缺憾,我一遍遍对爸妈解释防疫的重要性,他们确实都在值班,这是工作的需要,是责任与担当!“那你送点好吃的给他们吧。”“好,我开车去!”急忙带上口罩匆匆出门。

失去热闹的街道已经是万人空巷的感觉,夜静得出奇,灯火通亮的英山县人民医院到处张贴着防护疫情的通知,发热门诊更是紧张的气氛,我打电话外甥,外甥急忙跑过来说:“小姨,我正在忙着发热登记,你不能来这里,赶快回去!对外公外婆说下千万不要出门!”望着外甥匆匆离去的背影,我的心里说不出的酸楚,他毕竟也是孩子啊!听姐说,姐夫忙得把办公室当家,外甥和外甥媳妇两个人为了要当医护志愿者,都已经好久没有放假休息了,小两口每天都见不着面,尽管都在医院大楼里,却无法见面,丢下才1岁半的孙女由姐姐一个人在家带着,只有在空闲时视频下。

这到底是怎样的年啊?所有人的心痛伴随着每天增加的病例数字而沉重。作为重症灾区临近的黄冈市以及我身边的家乡英山也相继紧急发号令:“全面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级响应,严防疫情扩散,暂停所有营业性活动,要求春节期间不串门、不聚会、不聚餐,出门戴口罩,停止所有的交通运行等等。

这个不同寻常的年,无数个家庭不能聚集在一起,分离的痛苦让我们看到灾难面前,全国上下封城不封心,隔离不隔情的决心和信心;看到了全国各地医护人员的支援队伍如同救星;看到了全国各地毅然决然的援助之手;看到了大爱无疆的医护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看到了一直坚守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最新最真实的消息;看到了为社区仔细排查的普通党员干部的缩影;看到了每个关卡设点排查的村干部群众;看到了药店、超市为群众忙碌的身影;看到了还有亿万个“宅在家不出门”听话不添乱的老百姓。

“熬出头”成了每个人的期盼,熬过了这段刻骨铭心的时光,期待美好会如期而至。然而“期待”成为每个人的念想,此时多少泪滴浸染着对英雄们的敬畏,对逝去的死者告慰,对身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被感染的噩耗所失措,还有茫然之中的指责引来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更可气的是那所谓的某诗人对“湖北佬”“九头鸟”的贬低、谩骂与攻击,作为一名湖北人,我的心痛了,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作秀;作为一名作家,我的心乱了,早就想写点什么,可是“以诗抗疫”的心情却怎么也燃不起我笨拙的笔,我们不需要指责、抱怨与空洞的呐喊,需要的是理解、支持与鼓舞人心的传播。正如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说的一句话:灾难文学的唯一伦理,就是反思灾难,我们所有人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智,拨云见日的那天一定会来到。

在这场战役中,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我认为与群众发挥最大作用的便是社区,每个社区都有共建单位,入户排查就成了共建单位的战场,所有的干部职工便参与到这场战役之中。我们单位就是属于陵园社区管辖,陵园社区是全县最大的社区,单位值班人员每天都要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实行联系户包保制度,坚决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除了挨家挨户排查登记外,还要为联系户负责采购生活必需品,每时每刻关注最新疫情消息进行宣传,在自我防护的同时,对身边的人员密切关注,主动做好防控抗击疫情的信息员,我也乐此不疲参与其中,能为群众办点微不足道的小事无比荣幸。

好不容易熬到元宵节,年也就过完了,女儿打来电话报平安,好消息就是毕业考试顺利通过,老师们给予很高的评价,三年来的努力和付出没白费;坏消息就是意大利的疫情突然爆发,每天增加的病例让人惶恐,说得我整天焦躁不安的心更为女儿担忧起来,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出门,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不曾想如果武汉在此之前防控措施及时到位,也不至于酿成如此之殇,可惜如果只是如果。

全球疫情还在继续,空气仍然弥漫着没有硝烟的味道,沉重,窒息。在前线的依然奋斗在前线,宅在家中的依然宅在家中,所有人都在期待拐点的出现,都在期盼春天的到来!英山的各大好消息也如约而至,新增确诊病例连续十几天为零,治愈出院病例天天增加,还有英山防控工作中的捐赠物资公开、透明、详实等经验得到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的宣传与表扬。这些真令人欣慰,与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战分不开的。

2020年的春节,揪心,沉重,惊恐,痛楚,期待。这个年带给所有人更多的是反思与醒悟。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审核|郑能新

  编辑|杨文斌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