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西北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师生在校门口合影留念。
西北师范大学靖远分校(农场)纪事
(西部黄河文化走笔丛书·文史卷)
武永宝西北师大靖远分校所在地——靖远河靖坪,田畴无艮,风光无限美。(图片来自郭令原文章《甘肃师大五七干校故事》)一、西北师范大学的历史渊源简述西北师范大学,笔者的母校。其前身,分别有:西北师范学院、甘肃师范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等称谓。不同历史时期,则称谓各异。但实质内核始终没变。追溯其渊源,乃肇启于清季1898年戊戌变法时所设之京师大学堂。1902年,遭遇庚子之役破坏停办的京师大学堂,重又恢复并扩大办学。此际,增设师范馆、仕学馆等。为当时国家最高学府兼教育行政管理机构。1912年5月,中华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说起来,北京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三者同源,均肇启于京师大学堂。后二者,直接肇启自京师大学堂之师范馆……抗战期间,为躲避倭寇战火,1939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成立,1941年搬迁兰州……抗战期间,一大半国土沦丧倭寇铁蹄之下。当时大后方有三大枢纽城市,为抗战重要后方基地,对于支撑抗战胜利,有举足轻重作用。即兰州、重庆、昆明。重庆,还是战时首都。这三个地方若有闪失,则国有覆亡危险。为此,国家当时将重要学府、科研机构、国防工厂,以及大批尖端人才从华北、华东等地迁移至上述西部三大城市……。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戊戌变法失败,以慈禧太后等为首的顽固派,曾将所有变法政令和政策铲除尽净。却唯独留下了京师大学堂。此,可谓戊戌变法之硕果仅存也……1958年,由于政治因素,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更名为:甘肃师范大学。此前,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 6 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全国招生,全国分配……此后,下放甘肃,甘肃招生,甘肃分配。笔者1985年母校毕业后,曾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教书5年。期间,碰到多位50年代末毕业的老校友,与他们为同事。这些人籍贯有广东、河南、陕西等。西域相逢,校友间情谊颇重。1981年9月,笔者由靖远二中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当年7月份高考毕,填报志愿,都填写的是:甘肃师范大学。9月9日进校后,发现校门口甘肃师范大学字样刚刚被铲去,痕迹清晰可见。方换上新的西北师范学院字样……老师解释说,这是恢复1958年前的旧校名。然,校名恢复了,可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 6 所重点高师院校的地位却未恢复。1978年,被陕西师范大学获取……老师又说,老西北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很厉害,遍布环宇,事业各有所成。某校友,曾去美国发展,发达后,不忘母校教诲之恩泽,遂给母校捐款10万美金。那时候,是一笔巨款。可是,当时国内邮政局竟查不出西北师范学院这个单位,以及确切地址,退回去了……这件事,据说对师大师生刺激颇深。说,师大在国际上驰名,而在国内由于人为因素竟搞得连邮局都找不到其存在……遂奔走呼吁,这样才恢复了原名。是否如此,只是一说罢。1988年,又再次更名:西北师范大学。这一来,就出现了十分尴尬的现象,即,母校虽说有西北师范大学之名,却无教育部直属和211之名。陕西师范大学起步很晚,从地域名字望文生义,还以为是陕西地方院校(原本就是地方师范院校)。然,却有教育部直属和211之实……这应该是中国教育史最奇葩的一幕吧。下面,笔者还要给读者朋友,以及各位校友介绍一下西北师大曾在甘肃靖远有个分校(农场)的情况。这一幕,世人罕有知之者。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人、很多事,都被湮没于历史尘埃里……笔者作为师大学子,又是地方文史工作者,有责任将师大分校的情况推介给世人,让大家知道这一历史存在。后世,这些信息必载入地方史册,以及师大校史中去。西北师大靖远分校,经历了甘肃师范大学五七干校、靖远分校,以及西北师范大学农场等几个历史阶段。为便于叙述期间,下面一概简称:师大五七干校,或师大分校、师大农场。当年,宣传走“五·七”道路的墙报画面。一个时代的缩影。(图片来网络)
二、全国五七干校情况综述1.远源追溯。五七干校是中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事件之一。时,五七干校在全国遍地开花,几乎军队和中央、地方各单位、各部门都分别建立了自己的五七干校。追根溯源,其远源应该追溯到1957年,北京西郊建立的中央党校。与反右运动密切相关。再远,还应追溯到1942年延安时期成立的新型干部培训机构。2.五七指示。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了“关于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之后,给林彪写信。基于他认为苏联变为修正主义的原因是干部不参加劳动、脱离了群众。故,在信中提出,部队要学工、学农、批判资产阶级。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全国各行各业都要这样做。这就是著名的“五七指示”。这也是全国五七干校普遍成立的直接动因。3.存在时间。1968.5.7~1979.2.17。肇启:1968年5月7日,黑龙江省革委会在纪念毛泽东作出“五七指示”两周年时,在庆安县柳河开办了全国第一所农场,组织大批省直属机关干部下放劳动,并定名为五七干校。毛泽东高度评价了这一做法,指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此后,中央各部委和各地方机关、部队、学校、工厂等纷纷效法,一时,五七干校全国遍地开花……结束:1971年林彪事件后,五七干校渐趋衰落。1979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此类干校陆续宣告正式撤销。全国五七干校存在的时间为:10年零9个月。4.原由探讨。五七干校开办原由:(1)理论基础:毛泽东的“五·七”指示;(2)外界刺激:苏共领导干部特权化、腐化;(3)历史铺垫:1957-1965 年干部下放运动;(4)现实需要:“文革”中,广大“靠边站”的干部亟需重新安置;(5)政策驱动:毛泽东“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与决策。5.全国数字。确切资料一:仅1968-1971 年,各省、市、自治区(缺福建)共举办五七干校 1497 所,将 43.95 万名干部和工勤人员以及 1万名知识青年下放五七干校学习劳动。确切资料二:《中国共产党历史系列词典》说,当时仅中央、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就在河南、江西、湖北等18个省创办五七干校106所,下放的干部、家属10万余人。党的九大以后,全国各地干部下放达到高潮。广大干部和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下放到农村或五七干校,主要从事体力劳动,长时期被排除在各项业务工作和科学文化研究之外,耽误了在本职工作中利用所学专业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并继续深造的宝贵时光,给国家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损失。笔者推测,当年全国五七干校总数:5000所以上。这个总数,至今是个谜。实际上,1977年,尚有五七红专学校陆续创办。一个县,如甘肃岷县曾办有两所五七干校,第二所五七干校,也叫五七红专学校……当时,全国有近2000个县份。而且,中央各部委、各省厅局、各地州市、各工矿国企、部队各师团,教育部门下属各大学,都曾举办过五七干校。因此,全国5000所总数的推测,绝非无的放矢。可能还是很保守的一个数字。就甘肃靖远县而言,笔者所知,省厅、部队、国营工矿企业等单位有农场几十处……直接叫出五七干校名称者有五六处。可想,全国究竟有多少?6.最多最大。 江西,当时创造了两个历史之最。一是,五七干校开办最多的省。二是,当时最大的五七干校——中央办公厅的五七干校,就设立于江西进贤县。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子女都曾在此学习、劳动过……有资料显示,当时,江西某地刘家站垦殖场六分场(畜牧场),也是一所五七干校,北京的一些著名大学,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学府,教师们曾被下放到这里,进行劳动改造。他们不仅是自己来,而且往往还拖家带口,一家人都到这里来……当年,常见的培养“又红又专”,教学与劳动相结合的宣传画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图片来自网络)
7.利弊分析。有当年参加干校学习改造的人士很客观地总结出其利弊关系。如下:利:客观上,五七干校使得干部与知识分子在劳动中增加了一些生产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劳动观念,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品格,并为他们认识国情、民情,以及密切联系群众,提供了一些机会和条件。弊:损害了许多干部与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使他们对知识的价值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对前途缺乏信心……大批知识分子由于下放,不得不中止了即将出成果的科研活动,造成科技方面的巨大损失……情怀:有些人,经过干校的改造、洗礼,甚至产生依恋情怀,并且激发了诗情……臧克家:“五七道路宽又广” 。王世襄:“日斜归牧且从容, 缓步长堤任好风。”郭小川:“像隐士般恬淡超然和豁达,或像战士般激情豪迈。满腔热血,鼓荡着我们革命情怀的飞舟。” 沈从文,虽处逆境, 但不甘沉沦, 仍欲振作精神, 有所进取:“独轮车虽小, 不倒永向前。”某干校知青接受改造后,曾写下这样深刻体会的诗句:
从前看见牛粪脏,
现在闻着牛粪香,
牛粪沾在我身上,
好像戴上花儿一样。8.红专学校。那时候,又讲:又红又专。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一度,全国各地曾兴起创办“五七红专学校”的热潮。此举,就是在学朝阳经验,城市学校搬农村,面向农民,开门办学……云云。为应对这一政策精神,1968年秋,甘肃张掖二中改名五七红专学校。1969年,会宁、静宁、天水等,五七红专学校相继成立。同期,1969年3月,靖远一中也改为“靖远县五七红专学校”。开设会计、医疗、音乐等课程。主要培训对象为成人,有工人、农民、教师、村干部等。至1971年12月撤销,恢复原名。上述情况,为原正规中学因政策驱使,临时改名而来。下面的情况,却是直接创办新的五七红专学校。与前面有别。9.第二所五七干校。“文革”后期,全国很多地方还开办第二五七干校。也叫:五七红专学校。如岷县,1976年创办……业务有:为各公社培训教师、财会人员、赤脚医生、妇幼保健员和拖拉机驾驶员等等。学员都是成人。1979年6月,按国务院是年2月份的通知,该红专学校撤销,改成岷县七中……靖远县的五七红专学校创办自1977年4月,地址,刘川乡张滩村。第一任革委会主任(校长)由县委副书记张得炳兼。副革委会主任(副校长)寇宗汉,主持日常工作。业务与岷县同……笔者所知,老赤脚医生高振远、赵自元等,都在此接受过学习培训。同时,发给他们赤脚医生行医证。1979年春,靖远刘川的红专学校停办。1982年,刘川中学(初中)搬入红专学校……高振远,原靖远县水泉乡野马村的赤脚大夫。图片为赤脚大夫行医资格证,是在刘川红专学校培训后,所颁发。他一生的行医经历具有传奇性。笔者所著《羊皮筏子上的男接生婆——高振远》一文,有详述。
三、师大五七干校与靖远分校、靖远农场名称的演变1.师大五七干校存在时间。1968.10~1979.2。师大五七干校,显然是适应全国的大形势而建立起来的。笔者没有条件查阅当年的师大文件档案,故,具体时间,只能找旁证推测。1968年5月7日,全国第一所黑龙江庆安县五七干校创立后,毛泽东发最高指示,予以肯定表扬……随之,全国各地纷纷效法,都成立了各自的五七干校……笔者查阅到甘肃岷县的五七干校成立于1968年10月,系由原农业中学改造而成。根据当年政策高度一刀切、一阵风的特点,以及毛主席最高指示传达不过夜的实际情况,甘肃各机关、各大院校、各地州、县的五七干校,成立的时间,应该高度一致。故,师大五七干校成立的时间,可以看作是1968年10月。结束的时间,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全国一致,即1979年2月。当然,有些个别地方,因故,推迟了几个月,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这样,师大的五七干校存在时间,比黑龙江庆安县的那所五七干校短了近半年吧。师大靖远分校原教室。(图片来自郭令原文章《甘肃师大五七干校故事》)
2.划拨土地建设校园和农场。笔者掌握资料,靖远河靖坪,总面积51.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00亩。解放前,此地为宽阔旱塬。1935年,甘肃当局拟在此修建一座大型军用飞机场,未果。后,机场改建于城东癿肚子(东湾镇三合村)一带。1956年后,电力提灌工程兴起,黄河水被提灌上坪。至此,河靖坪始得到大开发……然,未及开垦的荒地,依然较多。1968年6月,定西专区给甘肃师大划拨了一片荒地,作为建设五七干校的基地。先是打一圈土墙,建几排教室、宿舍,作为校园。然后,用链轨式拖拉机推出土地1500亩,作为农场……至1968年10月,第一批教职工进驻……俗话说:荒地无人耕,一耕有人争。事实上,师大农场所占土地,乃是靖远县乌兰镇(原城关公社)各村协调让出来的。这里属于原城关公社下属几个村社,如西滩村的关家咀、闇门等社,以及红咀子村、河靖村的旱地。经多方协调,最后由组织出面,调剂让给了师大……这是师大五七干校建立的基础条件。3.师大五七干校与师大分校名称并存。资料显示,师大五七干校的运行模式,与全国其它同类干校类同。主要就是下放大批有历史问题的教职工在此劳动改造,诸如平田整地、种植收获庄稼,等等。还要参加军训,野营拉练……半夜突然吹哨集合,整好行装背包,进行夜间跑步训练……或,领导给大家宣读一通毛主席最高指示,遂解散。当时,有些人把家属干脆带来,在此常住。子弟还在附近村子小学,甚至靖远二中等学校上学……笔者靖远二中文科班同班同学左利平先生,情况就是如此。后,左立平回归师大,成为知名学者。还有,师大文史学院教授黄兆宏,曾是笔者师大历史系学弟,他父亲黄天佑先生,曾长期担任农场负责人。他的情况也有些类似。当时,有些教职工则是分期分批轮流学习改造……在干校待半年,再回兰州省城的师大本部工作。过一段时间,又被派下来……最初,称干校。学习、改造的对象,主要是有问题的教职工。后来,没啥问题的教职工,也一股脑儿分期分批被送来学习、改造。再后来,又发生新的变化,而且,变化还比较大。“文革”中,原高考制度废止。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招生模式开启……师大也不例外,这类大学生进校后,一边进行文化课学习,一边也被分期分批送来干校,进行学农、锻炼和改造……当年学生有“三学”的政治任务,即,定期进农场、进工厂、进连队,搞学农、学工、学军活动。学生的劳动课,当年也是必修课程之一。故,师大历届学生几乎都要来干校开展劳动课的教育、学习。因此,这种情况下,若是再叫干校,似乎就不对味儿了。于是,人们开始直接改称其为:师大分校。这里成为对学生进行劳动课教育、教学的基地。自此,师大分校之称,开始流行起来。而原来的五七干校之称,渐次消失,甚至绝迹。提起师大分校或农场,人所共知。提起师大五七干校,人们就会蒙圈……综上所述,师大干校与师大分校,几乎同时并存。可以说,前期几年叫干校,后期,一直习惯叫分校。甚至,干校撤销,进入农场时期,以及今天,人们依然更习惯称其为分校。可见,师大分校的叫法比较普遍,时间,也更为持久得多。4.师大分校与定西专区五七干校。值得一提的是,与师大分校一墙之隔的就是定西专区五七干校。1964年,这里建成定西儿童福利院靖远分校。也称作:靖远河靖坪儿童教养院。前后收留约600名大龄的孤儿在此学习、劳动。著名作家杨显惠先生所著《定西孤儿院纪事》一书,所采访的很多对象,就来自于这批孤儿……1968年10月,这个儿童教养院撤销,遂在原址建成定西专区五七干校。这所干校,知名度很高。原通渭县委书记席道隆等大批定西专区辖属的干部、教师等,都曾来此学习、改造……今日,靖远人说起干校,大多认为就是指此。说起师大干校,则无人知之。说起师大分校或农场,大家都晓得。其知名度与定西专区干校一样高,彼此不相上下。只是,定西专区干校规模上要比师大分校稍大一些而已。与师大靖远分校相比邻的定西行署五七干校大门。(图片来自郭令原文章《甘肃师大五七干校故事》)
5.参与地方的政治教育文化等活动。师大分校成立后,除内部开展正常活动外,还与地方工作有密切联系。从兰州师大本部来的教职工,应靖远县地方邀请,还积极参与地方机关、乡村的政治运动。如,社教、四清、支左、宣传、文艺演出等。教职工常深入社员家里宣传毛主席最高指示;在附近学校、大队部表演文艺节目;有时候,附近村子学校缺师资,还邀请教职工为之代课……最值得称道者,师大分校,曾与靖远师范,互动频繁。因同属师范院校,有天然的亲近感。分校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派出教师,对靖远师范进行师资方面的支持,使之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为地方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师资力量,做出了一定贡献。总之,师大分校对于靖远地方的教育和文化发展,起到过强劲的助推作用,贡献突出,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6.师大分校增强了驻地的文化氛围。靖远河靖坪,还是一处凝聚了靖远地方文化厚重底蕴的地方。清康熙朝名将潘育龙的墓地在此,为一处著名文物。潘育龙,《清史稿》有传。1983年10月下旬,笔者与师大同班同学30多人,在参加农场劳动的间隙,曾来此参观、拜谒……外,闻名全国的文化大家范振绪先生,其墓地也在这里。范振绪,前清进士,孙中山同盟会员,有“诗书画三绝”之称。2005年6月,笔者与一众诗友随其外孙、著名诗人萧雨涵曾来墓地致祭……还有,闻名陇上的著名书法家陈国钧先生的墓地,也在此。陈国钧,前清贡生,马福祥的记室(秘书),著名军阀马鸿宾、马鸿逵的启蒙老师。为民国时期书法大家,受到于右任嘉许、赞扬。2015年,笔者与白银市、县一众名流参加过其墓地立碑仪式……故,师大分校(农场)与如此历史、文化名人之墓比邻而立,可以说,愈发增添了河靖坪的文化气息。西北师大,乃陇上,甚至全国名校。师大靖远分校的存在,于其驻地靖远河靖坪而言,人文与文化氛围陡增,这是不争的事实。师大靖远分校曾经的宿舍。(图片来自郭令原文章《甘肃师大五七干校故事》)
7.分校投资巨大与农场最后撤销。1979年2月17日,国务院发通知,明确要求停办各类五七干校。至此,师大干校的历史结束了。而作为分校,进入了后期的农场时期。至此,师大干校之称,正式成为历史名词,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名称,一是,师大分校。这个名称,几乎贯穿始终。二是,开始称作:师大农场。有时候,分校与农场,称呼并行。师大分校(农场)运转至1992年,正式撤销。作为曾经的历史存在,其前后存在了24年。此际,历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继续让一届届学生前去分校劳动改造,或者叫劳动课教学,已不现实。为了全身心搞好现代化教学,节省开支,遂决定撤销该分校。因为,维持其运转,要继续不断投资,还要增加管理成本,等等。故,该分校的撤销,有其历史必然性。经多方反复磋商,当时,该分校所有资产,包括土地、校园、宿舍、提灌工程设施、小加工厂、大批农业机械等等, 一并转交给了靖远地方……该分校撤销后,曾留下巨额资产。师大当年经营该分校,曾投资巨大……当年平田整地,以及维持分校正常运转,购置拖拉机等机械较多。曾与兰炼、兰化合作建立两条提灌系统,埋入地下,给1500亩土地灌溉供水。属于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农场生产粮食,还养殖猪羊,自给之余,全部上缴国家。这方面贡献也不小。此外,校舍和教学投资也很大……据说,累年投资总和,完全可以再建一所当年的师大本部……可见,师大为分校付出忒多。故,师大分校叫法,也是名实相副。由于师大分校撤销仓促,当时,似乎急于甩包袱,故,后续工作缺乏细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其实际可操作性,可想而知。以致留下一大堆后遗症,至今,无解……8.农场资产白送给了靖远地方。1992年,师大本部几经与靖远方面交涉,作价40万,草率将分校资产全部甩给了地方。靖远方面,又交由当时的乌兰乡政府出面具体接收。随之,靖远方面将这里规划成了移民新村。此后,陆续将条件恶劣的乌兰乡烟洞、曹岘乡林家塬等村贫困群众,移民于此,新建成一个村子——东坪村。移民初来,就直接分配原师大分校的土地,进行种植生产。移民的住宿,也是直接住进师大分校的校舍里……后来,移民经济条件改善后,纷纷在师大分校周边自建宅院,才陆续搬离原来的师大分校的校舍……关于这个东坪移民村的情况,笔者1993~1997,曾从白银市文联下乡挂职,任乌兰乡的副乡长,对此,略有所闻。笔者当时主要包片二十里铺村,偶尔协调工作,也会来到这个村子……只是,当时对这一切具体情况,茫然无知。这里,有一个很棘手、很现实,且不可回避的问题,即,时至今日,靖远方面40万的作价始终未兑现……如今,光是一亩土地的征迁价达到10万元。1500亩地是多少?若是再加上农业机械、提灌设施、校园建筑等等,估价又会是多少?当然,40万,在当年,也非小数目。关键是,来回扯皮,师大至今未曾收到这笔费用……如此一来,从法理上讲,合同契约的乙方,未能履行约定义务,那么,作为甲方的师大本部来说,今日该分校(农场)的所有资产,依然拥有其所属权?!目前耕种土地者,只能是租赁者……理是这么个理,可现实是,靖远县乌兰镇的村民占领耕种土地已经长达30多年,要讨回来,似不可能。环顾周边,原定西专区五七干校资产,后来归入白银市农科所。至今,依然存在。中堡五大坪农场,中堡人曾武力抢夺土地,未果……二十里铺村、三合村、碾子湾坪903等部队和企业农场,依然归原单位所有……只有师大农场,是个例外……笔者如此说事,或许会遭靖远老乡狂喷。但是,事实归事实,笔者无意挑事儿。写文史类文章,要的就是真实。仅此而已。还有,师大分校占据的土地,原始状态,本来就属于靖远县乌兰镇各村社的旱荒地……因此,要很妥善处理此遗留问题,必须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状况,充分尊重、保护农民利益,又要正视师大曾经的付出和投入,期望有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论……皆大欢喜,一团和气,有这样的结果,那是再好不过的。靖远河靖坪西北师大分校附近的潘育龙将军墓,高大石牌坊的两楹有对联:千里山川须在目;一军甘苦务同心。体现了大将军心系天下,并与将士同甘苦的情怀。潘育龙,清康熙朝名将。甘肃靖远人。历任陕西固原提督、镇绥将军。世袭拖沙喇哈番。平定吴三桂、噶尔丹叛乱有功。身先士卒,炮石曾击伤其面颊,康熙帝曾亲视其伤情,令御医悉心调治。并赐诗、锦衣予以褒奖。去世后,追赠太子少保,谥:襄勇。清代、民国,靖远县城有潘、王二将军府,闻名于世。另一位王进宝将军,更是名气爆棚,《鹿鼎记》所述著名河西四将之一,是也。去世后,追赠太子太保,世袭一等子爵。谥:忠勇。王进宝将军墓要比潘将军墓规模大数倍。可惜,毁于“文革”。(图片来自郭令原文章《甘肃师大五七干校故事》)
师大靖远分校宿舍内留下的当年学生的笔迹。至今,历历在目,犹若昨日。(图片来自郭令原文章《甘肃师大五七干校故事》)
注一:1982年10月18日,笔者曾与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30多位,前来分校(农场)参加劳动。历时一个月时间,对此,曾留下了深刻印象。笔者曾几度欲写就一篇文章纪念之……同时,笔者素来关注有关师大靖远分校的一切信息。今日写就此文,也算了却一桩心愿。声明一下,这篇文章属于文史性质,记录了很多宝贵的历史资料。但,绝不等同于严谨论文。其中错误疏漏处,在所难免,敬请有识者批评指正。部分资料,来自于师大文史学院某不愿具名教授。鸣谢。注二:师大中文系原名教授郭晋稀先生之子郭令原,既是师大子弟,又是师大校友,他撰写过一篇文化散记类文章:《甘肃师大(今西北师大)靖远五七干校故事》,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文章反映了他父母郭晋稀、张仕芳二位老师,以及他自己,当年所亲身经历的运动频繁的靖远分校的一些往事……读来,感到真实可信,犹若身临其境。当时,有个别学员受批斗,还曾在分校宿舍自杀……此文,是目前所见,反映那个时代靖远分校细节生活情况最详尽、全面的版本。很值得一读。笔者的文章,注重宏观叙述,可以了解当时整体历史风貌。故,文史资料性,较强。郭令原先生的文章,重在内在细节描述。文化味儿较浓。两篇文章,相得益彰,各有所长。二者兼读,对于立体化了解师大靖远分校那段历史,大有裨益。笔者文章还直接借用了郭文的一些图片,这些图片很棒。笔者虽与师大分校近在咫尺,有了郭文图片,无须再次前往重新拍摄。故,直接拿来主义,借用之。特此鸣谢。附录:七律 庆母校西北师大百年华诞涓涓德泽有书传,
三代风云已百年。
北对苍山草色翠,
南临河曲浪声喧。
上庠风骨钦中外,
华夏精魂肇大观。
学子万千若雨露,
人间写尽润林篇。2023年11月19日写于陇上平川陋斋
笔者1981年9月由靖远二中考入西北师大历史系就读。入校时,在大门口留影纪念。
师大历史系81级部分参加分校(农场)劳动的同学,在靖远县城钟鼓楼前留影纪念。拍摄日:1982年10月24日星期天。这部分同学于10月18日离开师大乘坐火车,抵达靖远分校……途中,藏族同学阿浪的钱包被小偷所窃,竟浑然不知,成为难忘的一幕……前排女生自左至右:汤池、王朝梅、董爱兰、李林凤、王晶波、单芳、郭爱兰、杨静。后排男生自左至右:僕正、文生辉、左雷、郭富堂、马克兴、杨秀清、凌晓华、胡金野、李新民、崇尚忠、张金海、陈保泰、郝国涛、张少鹏、阿浪、李兴业、武永宝。1985年7月4日,毕业之际,师大历史系81级老文科3号宿舍楼104室友合影纪念。前排自左至右:刘宗新、僕正、刘玉堂。后排自左至右:李雪云、马晓军、武永宝、阎晓辉。
1983年9月27日,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游历刘家峡水库留影。前排从左至右:武永宝、崇尚忠。后排自左至右:张怀宁、陈保泰、李兴业、来明泉。
1983年9月27日,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游历刘家峡水库留影。前排自左至右:李淑霞、王舒宁、王朝梅、汤池。后排自左至右:郝国涛、马永寿、胡继明、崇尚忠、武永宝、李兴业、罗老师。
1983年5月4日青年节,师大历史系81级部分女同学在安宁桃园游览时合影。前排自左至右:宋某(佚名。进修者)、杨静、薛友非、刘玉华、王晶波、郝润华。后排自左至右:李淑霞、单芳、王朝梅、李林凤、王舒宁、朱宇、董爱兰、郭爱兰。
1983年5月4日青年节,师大历史系81级全体同学游览安宁桃园时合影留念。
1983年5月4日青年节,师大历史系81级部分同学游览安宁桃园时合影留念。前排自左至右:郝国涛、李淑霞、王朝梅。后排自左至右:武永宝、王晓平、崇尚忠。
1985年6月21日,师大历史系81级全体同学毕业合影照。
2005年7月,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留影于师大老办公楼前。自左至右:刘玉堂、武永宝、张怀宁、马克兴、李雪云。
2005年7月,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留影于白银市四龙疗养院黄河之滨。自左至右:李淑霞、邓惠君、胡继明、齐磊、王朝梅、王晶波。
2005年7月,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留影于白银市四龙疗养院黄河之滨。自左至右:王晶波、李雪云、李淑霞。
2005年7月,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留影于白银市四龙疗养院黄河之滨。自左至右:郝国涛、单芳、郝润华。
2005年7月,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留影于白银市四龙疗养院黄河之滨。自左至右:郝润华、武永宝、李新民、王晶波。
2005年7月,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部分同学泛舟黄河激流留影。自左至右:马永寿、王朝梅、胡金野、齐磊、李淑霞、武永宝。
2005年7月,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留影于师大校园。自左至右:杨秀清、马英昌(老师)、吴廷祯(老师)、凌晓华。
2005年7月,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期间,原历史系部分代课老师合影于师大校门前。自左至右:宋仲福、张培德、吴廷祯、马英昌、徐世华、张淡云、路志霄、王震亚、洪聚堂。
2005年7月,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期间,王晓平、张怀宁等同学与老师留影。
2005年7月,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留影于白银市四龙疗养院黄河之滨。自左至右:郝润华、胡金野、阎晓辉、李新民。
2005年7月,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留影于白银市四龙疗养院黄河之滨。自左至右:马永寿、李雪云、王晶波、凌晓华、王晓平。
2005年7月,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留影于白银市四龙疗养院黄河之滨。自左至右:郭富堂、阎晓辉、齐磊、郝润华。
2005年7月,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僕正(左)、李雪云,留影于白银市四龙疗养院黄河之滨。
2005年7月,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留影于师大校园内。前排自左至右:李雪云、李淑霞、汤池、邓惠君。后排自左至右:郭富堂、李新民、马永寿、刘玉堂。
2005年7月,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留影于白银市四龙疗养院黄河之滨。自左至右:邓惠君、王朝梅、李淑霞、齐磊。
2005年7月,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刘玉堂(左)、郭富堂,留影于白银市四龙疗养院黄河之滨。
2005年秋,师大历史系81级同学毕业20周年小聚会,拍摄于南京。自左至右:朱宇、武永宝、董爱兰。
作者简介
武永宝,1963年12月生,甘肃靖远人,198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大学毕业后曾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财会学校教书5年。后,调回甘肃白银工作,曾长期从事白银市平川区的基层档案、宣传、文化、文联等工作。分别担任各部门的负责人。曾连续四届任甘肃省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网络长篇小说《独石记》,在起点中文网推出。长篇小说《黄河远上》,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中篇小说《虎豹口》《西部国风》等,发表于《飞天》《大家》等杂志。创作取向以反映西部黄河文化、黄河人生为主。其中,中篇小说《虎豹口》为其巅峰代表作,曾被某中国作协会员、某地作协主席抄袭重复发表于《红岩》杂志1998年6期,以及收录进其2005年出版的中篇小说集《无羽之鸟》。反映黄河筏子客生存状态的中篇小说《西部国风》,获甘肃省第二届黄河文学奖、白银市凤凰文艺奖一等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北京等方面有关文化公司曾多次筹划将《西部国风》拍成影视剧……同时,由作者授权,该公司将《西部国风》的名称作为知名文化商标,2018年5月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成功。之后,在这一栏目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总之,《黄河远上》《虎豹口》《西部国风》被媒体誉为西部黄河文化三部曲。作者早年曾专注于诗歌创作,诗歌作品曾在全国获奖三次。《杏花》一诗,被赵逵夫先生主编的《灿烂星河——西北师大校友诗选》辑录其中。近年,作者创作了二三百万字的西部黄河文化题材的散文、随笔,以及纪实文学等。其中,已完稿的60万字的笔记小说《独石方域搜奇记》、30多万字的《1958~1961靖远人走洮河纪事》、20多万字的《甘肃靖远秦腔史话》三部专著,在读者中有较大反响。1985年7月,作者西北师大毕业前夕,拍摄于安宁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