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梅香正在以“每周五直播更新连载”的形式讲授“外国文学系列二——俄国文学部分”本系列课程共六节(已更新完前四节),第四节的内容是《罪与罚》大全解。

相关资料第一部分请戳:俄国文学资料:《罪与罚》情节详解(上)梅香独创章回体,数万字心血

本课程第一次直播是免费的,已经更新完毕,大家可扫码试听全部四小时内容。直播后十分钟即可回听,预计连载六周(下周五7月25日继续直播),直播期间优惠全年唯一一次优惠机会,截止时间为7月30日23:59)。未来,课程资料的部分内容,梅香会陆续发到公众号,报名可获得全部pdf资料和ppt文件,还将获得入qq群交流资格!

外国文学考研系列二:

俄国文学精讲正课

配套材料

《罪与罚》情节全解下半部分

超详细,原文近四万字,放上来的有删节,但“上”、“下”加起来也有两万字,

删节的内容主要是“原文引用部分”,这部分大家可自行对照原著。

也欢迎报名本课程,听梅香仔细梳理讲解,并获取pdf版完整资料。

共六章,每章六七节,加一个尾声。

本文的“章回体”结构,是梅香自己编的,文中所有的体例、内容、文字,完全原创,每一个字都是自己写的,抄写必究!!采用的中译本,是非琴的译本,偶尔出现的英译文字,采用的是Constance Garnett的译本(强烈推荐这个英译本)。

章节中,红色底纹部分,是重点中的重点。

作者:梅香

版权所有:梅香文学考研基地(请搜索此微信公众号

请在Cctalk搜索南开梅香”(或扫描页面上二维码)并关注,

以下,是第四章到尾声的内容。

目录索引和前三章概括,请戳链接 俄国文学资料:《罪与罚》情节详解(上)梅香独创章回体,数万字心血

第四章

4.1 旧雇主造访穷书生 欲捐钱居心费思量(斯维德里盖洛夫葫芦里买什么药?)

一、事件和行为:

旧雇主斯维德里盖洛夫突然出现,拜访男主角,讲了许多许多话,这就是本节唯一的“事件”,也就是说,这一节的“事件”依然就是“谈话”。

谈话内容包括:

1、斯维德里盖洛夫讲述他妻子的死,他自我回护,表示自己并不是一个坏人,他确实打了妻子,但是那么多年,他都是一个极其温和的丈夫,只有极少次他会发脾气。而且,他表示,很多人,尤其是女人,喜欢有时候受到一些羞辱,而妻子死于中风,跟他没有关系。

2、斯维德里盖洛夫讲述他和妻子的往事:他曾经是个赌棍,欠下巨额债务,进了监狱;而正是他去世的妻子(比他大五岁)把他救了出来,带到乡下。一开始,他妻子手里有他的把柄——一张借据,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妻子把借据还给了他。而他,也一直没有离开妻子,他认为他已经很不错。

3、斯维德里盖洛夫还说,他经常可以看到妻子的鬼魂,于是,就有了一段关于鬼魂的讨论。

引文:“通常人们都是怎么说来的?”斯维德里盖洛夫仿佛自言自语似的说,稍稍低下头,望着一边。“他们说:‘你有病,这就是说,你的错觉只不过是根本不存在的幻象。’不过这话并没有严密的逻辑性。我同意,只有病人才会看见鬼魂;但这只不过证明,鬼魂只能让病人看见,而不能证明,鬼魂并不存在。”

4、斯维德里盖洛表示,他知道杜尼娅的未婚夫是卢任,也理解杜尼娅是为了救助哥哥而要嫁给这个有钱人,他说,卢任配不上杜尼娅。

5、斯维德里盖洛表明了来意:他想要通过拉斯科尼科夫见杜尼娅,并把他所获得的财产——一万卢布送给她,但并不是为着婚姻。这样,杜尼娅有了钱,就不用嫁给卢任了。

6、斯维德里盖洛还提到一件事:他老婆也留给了杜尼娅一笔遗产——三千卢布。

二、人物形象:斯维德里盖洛表示,其实他和拉斯科尼科夫是“同类”(这是个悬念)。

4.2 准妹婿姗姗会亲属 起冲突妹妹废婚约 

一、事件与行为:

晚上八点,杜尼娅、男主角、母亲、未婚夫卢任会面,拉祖米欣也在场。

所谓,这一节的事件是一场“冲突”,当然主要是由“谈话”所引起的冲突。

男主角告诉了杜尼娅她讲获得一笔来自前任女雇主的遗产,同时告知了她斯维德里盖洛夫来了。

卢任一进门,就对男主角也在场非常不满,后来,他就直接表明,责备母女两个没有按照他信中说的来,不应该让他和男主角面对面,冲突渐渐升级,杜尼娅直接跟卢任表示,要取消婚约

4.3 仗义友提议做出版 杜尼娅入股共发展

一、事件与行为:

1、拉祖米欣提出,让毁掉婚约的杜尼娅和妈妈留在圣彼得堡,用得到的遗产入股他想要做的事业——翻译、出版外国书籍。后者同意了。

2、男主角表示,他想要静一静,最近不想再见到亲人,母亲非常震惊。

二、人物形象:年轻有为、勇敢积极的拉祖米欣。

4.4 穷书生初访索尼娅 读圣经埋下复活种(痛苦中挣扎的男主寻求女主的拯救)

一、事件和行为:

1、男女主角第一次单独见面——是拉斯科尼科夫跑去见索尼娅的。他们进行了长久的“交谈”,所以这一节的事件,也是发生在室内,只有“交谈”和后面的“读书”(读《圣经》)。这里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拉斯科尼科夫发现索尼娅认识他所杀掉的老太婆的妹妹——莉扎薇塔,而且她们还是朋友。

2、他们谈话的全程,被隔壁的斯维德里盖洛夫全部听去了

二、交谈的内容和其中的人物心理:痛苦,无止境的痛苦。

1、索尼娅谈到了“爱”,她表示,她对继母有着无条件的爱,继母像个孩子,相信世界上还有正义,在绝望的困境中,仍然抱有对这世界的幻想。所以,她愿意牺牲自己,做一切事来换取继母和弟妹的生活,甚至于,她觉得她对不起继母(注意是继母让她落风尘的)。

2、男主角步步紧逼,似乎跑过来,就是为了折磨索尼娅灵魂的,他不断询问,如果索尼娅死了,继母也死了,孩子们将会有怎样的命运,他邪恶地描述着,索尼娅的妹妹也会落水为妓,他对索尼娅做妓女进行了“斥责”,他表示,索尼娅除了毁掉自己,所作所为毫无意义。男主角似乎就是为了让索尼娅痛苦而来。然而,突然有一刻,男主角却突然跪下了,他说,他要为人类的苦难而下跪膜拜,然后,他竟然表示,索尼娅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而索尼娅似乎同意他的观点——两个痛苦的人,就这样彼此折磨。

3、男主角不理解,为什么索尼娅如此痛苦,却还能保持自己不沉入深渊,他思考了一会儿,得出结论:索尼娅必然是相信上帝的,用上帝来安慰自己。男主角不由思考:他未来是否也会信奉上帝呢?因为他太过痛苦了,几乎找不到任何出路。

三、罪与罚主题的重要思想内容:读《圣经》中的“复活”段落。

是男主角,看到了这本书,主动要求索尼娅为他阅读片段——拉撒路(Lazarus)的复活重生,这一段来自《新约全书·约翰福音》的第十一章。故事是这样的:拉撒路患病去世了,他的兄弟们听说耶稣在这里,所以去求耶稣;耶稣告诉他,“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最后,耶稣使已经去世四天的拉撒路复活了。而此时,正好有很多犹太人也在这里,他们目睹了这件事,因此也开始相信了耶稣。

四、男女主人公的关系:他们互相救赎。

拉斯科尼科夫毁掉了他人的生命,也让自己的生命陷入痛苦的深渊;索尼娅则做妓女毁掉了自己,同样陷入痛苦中挣扎不已。他们彼此怜悯,渴望复活。拉斯科尼科夫感到太过于孤独,自己承受的痛苦太过于沉重,他需要有人分担,所以,他来到这里,责备索尼娅,揭索尼娅的伤疤——他寻找到一个和他一样承担着生命重压的人,希望彼此协助,希望有人同他一起面对这无尽的痛苦。他告诉索尼娅,他知道是谁杀害了莉扎薇塔,如果他能想通,他会过来告诉索尼娅的。

4.5 智警察套话穷书生 套中套话中设陷阱

一、事件和行为:

警察波尔菲里传唤询问拉斯科尼科夫,波尔菲里确实已经锁定拉斯科尼科夫,但是手中没有证据,所以远远问询,层层套话。并且,警察知道了拉斯科尼科夫曾经回访犯罪现场的事。

二、复调性:警察的犯罪观和审案观——罪犯都是病态的;而警察审案,要靠人的弱点和病态,让犯人自己招供,所以他不停地给拉斯科尼科夫进行精神施压。

4.6 油漆工认下谋杀罪 错中错真凶洗嫌疑

一、事件和行为:

1、就在警察逼迫拉斯科尼科夫时,嫌犯油漆工尼古拉提出诉请,被人带来办公室,到警察波尔菲里处主动认罪!

2、神秘人主动向拉斯科尼科夫赔礼道歉——原来,他就是当初男主角重回罪案现场时,在大门口目击他怪异行为的人,这个人向警察做了汇报,并按照警察的要求,在警察套话男主角时,一直躲在门后。这个人认为,既然有人主动认罪,那说明他错怪了男主角,故而跑来道歉。

第五章

5.1  新青年对话老卢任 送钱财卢任藏歹心

一、事件与行为:

情况说明:安德烈·谢苗诺维奇(Andrey)和卢任是同住舍友关系,他们与流浪汉一家(也就是现在索尼娅的继母与孩子)租住的是同一个楼,房东也是同一个房东。而安德烈曾经因为琐事跟索尼娅继母起过冲突,甚至打过她。

1、这一节,全部内容的主体都是安德烈同卢任的对话,全篇是“复调”的典型章节。

2、背景事件:流浪汉的妻子,索尼娅的继母卡捷琳娜如今准备用拉斯科尼科夫捐助的钱来为丈夫操办一个“丧宴”,她虽然困窘不已,却要把钱这样浪费,因为她相信如此作为才是个“体面人”。

3、中间的插入事件:卢任叫来了索尼娅,彼时,他正在数钱,索尼娅感觉这样看着别人的钱不像话,然而,他让索尼娅坐下,跟她交谈了一会儿,并对她给予了帮助,给了她一些钱财——十卢布。

二、人物形象:卢任和安德烈

安德烈是所谓的“时代新青年”,虚无主义者,希望建立起来未来乌托邦社区,认为妓女也不过是职业的一种,值得尊敬,此外,他还认为“环境塑造人”,人都是为了一己之私而生活。卢任同他住在一起,就是因为曾经听闻过很多青年一代的可怕做法,比如“揭发”别人,所以,为着“讨好青年一代”,拉拢靠山,他很愿意认识安德烈。

二、复调性:这里主要阐释安德烈这个新青年的思想(联想一下《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

1、做妓女是对社会的抗议。

2、人不算什么,环境才重要,环境塑造人,人们应当建立自己的“公社”,在这里,他提到了杜勃罗留波夫和别林斯基。

3、实用主义、科学主义

4、对婚姻和孩子的态度:出轨是对婚姻的“修正”

5.2 蠢继母耗钱办丧宴 欲体面最终失体面

一、事件与情节:

索尼娅的继母卡捷琳娜就像奥勃洛摩夫一样,总是活在对“旧日繁华”的幻想中,把自己当做一个“落魄了的体面人”,所以,她认为,应当用仅剩的钱财来给丈夫办“丧宴”。而此时此刻,她已经病入膏肓,家里揭不开锅,自己的子女嗷嗷待哺,可怜的继女做着接客的工作。她不管这一切,只管自己的“体面”,并请来女房东帮她打理宴会,到处宴请所谓“尊贵的客人”,这里就包括卢任——然而,可悲的是,大家都不来,因为他们都瞧不起索尼娅做妓女。

幸好,拉斯科尼科夫到场了,这让继母得到了一点安慰。在宴会上,其他人都是些乞丐一样的落魄者,跑来蹭吃蹭喝。所以,卡捷琳娜大失体面,极为不悦,于是她就开罪帮她打理筵席的德国籍女房东,认为是她宴请客人不力,她开始指桑骂槐,说话颠三倒四。于是,在宴会末尾,两个女人大打出手。

二、人物形象:继母卡捷琳娜——一个女版奥勃洛摩夫

这个女子,充满了对旧日的怀念,对贵族生活的幻想,她想要活得“体面”,甚至通过编造一些“社会关系”来显示自己“尊贵的身份”,她完全不能融入现实中。

5.3 索尼娅被诬偷钱财 安德烈出面揭卢任

一、事件和行为:

1、在宴席上,正当女房东和继母大打出手时,卢任出现了,硬说索尼娅偷窃了他一百卢布,索尼娅辩称,她只有十卢布,是卢任接济给她的!然而,在搜身时,索尼娅口袋里果真有一百卢布,索尼娅崩溃了,百口莫辩,她不理解原因。

2、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卢任的舍友——新青年安德烈赶来了,他表示,他是目击证人,这一百卢布是卢任自己悄悄塞到索尼娅口袋中的。安德烈说,这就是他现在突然跑来的原因——他想提醒索尼娅,不要丢了钱。原本,安德烈以为卢任是想要“做好事不留名”,所以才明着给十块,暗中给一百;他还猜想,也许是因为顾及他在场,而他是个宣扬“个人要自私”的新青年,所以卢任不想在他面前表现出“慷慨”。然而,没想到,他猜错了,也看错了人,原来卢任是想要栽赃陷害索尼娅。

3、拉斯科尼科夫冷眼旁观这一切,最后,他出来补充解释这件事的“可能性原因”:卢任因为谰言攻击索尼娅,把拉斯科尼科夫对索尼娅的接济说成是“在妓女身上糟蹋钱”,从而惹怒了拉斯科尼科夫一家,进而失去了跟拉斯科尼科夫妹妹杜尼娅的婚约,他怀恨在心,意图报复,也想挽救婚约,因此栽赃陷害索尼娅,希望用这样的办法坐实索尼娅的“烂人品”,同时来“佐证”自己攻击索尼娅,攻击拉斯科尼科夫的“正义性”,一方面分化、离间拉斯科尼科夫跟亲人的关系,一方面把自己放在一个“道德裁判”的高尚地位,重新恢复和杜尼娅的婚约。

4、继母卡捷琳娜目睹所有一切,无法承受,痛苦地跑出去,疯掉了

二、人物形象塑造:

卢任的本来面目被揭露出来,而新青年安德烈却也不是一个坏人。

5.4 坦罪行书生剖心迹 女耶稣荷罪细谛听(男主角再次剖析自己的“超人理论”)

一、事件和行为:

这一段,只有“谈话”,男主角的坦白和自我剖析。

二、人物心理、情感、罪与罚思想主题:

1、男主角的暗示下,索尼娅其实心知肚明,莉扎薇塔是他杀害的。

2、男主角抛给索尼娅一个问题:如果不是卢任死,就是她的继母和弟妹们被害死,她会怎么做,会不会杀掉卢任来保护家人。以下,是索尼娅的回答,表达的意思,就是《安娜·卡列尼娜》结尾的意思“伸冤在上帝”,而不在普通人。

引文:“我可没法知道天意……您为什么要问不能问的事?问这些空洞的问题有什么意思?这怎么会由我来决定呢?是谁让我来作法官,决定谁该活着,谁不该活着呢?”(“But I can’t know the Divine Providence. . . . And why do you ask what can’t be answered? What’s the use of such foolish questions? How could it happen that it should depend on my decision—who has made me a judge to decide who is to live and who is not to live?”)

3、索尼娅替男主角感受痛苦、荷罪,她同情、可怜他,她觉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折磨,能比得过男主角正在经历的这种精神折磨,他感同身受,像耶稣一样为他荷罪。索尼娅永远不会离开拉斯科尼科夫,永远守在他的身边,就如同耶稣降临人世,在上帝和人类之间架起桥梁。索尼娅用她的陪伴与爱来融化拉斯科尼科夫。所以,男女主角的爱情,是一种神圣之爱,救赎之爱。

4、男主角再次坦陈他杀人的理由:他想证明自己是超人,而不是一个无用的“虱子”。

5、索尼娅对他的建议:让他去认罪,去赎罪,她会跟随他天涯海角,跟随他去西伯利亚。但男主角仍然不认为自己错了,他觉得,他只是软弱,而不是做错了。索尼娅想要把一个木制十字架给男主角,男主角暂时没有收。而现如今,男主角才得知了一件事——原来他杀人时丢弃在老太婆身上的一个十字架,是索尼娅的物品,是索尼娅和莉扎薇塔互相交换的圣物。

5.5 疯继母携子来行乞 咳血死忽遇捐助人

一、情节和动作:

1、索尼娅的继母卡捷琳娜疯掉了,带着孩子在大街上唱唱跳跳,逼迫孩子用法语唱歌,如果孩子不照做,她就会殴打他们。她到处对人撒谎,说孩子有良好的出身,还编造孩子父亲的背景——她说,孩子的父亲是一个正派的政府官员,以身殉职,她还说,政府不管孤儿寡妇。总之,这个疯女人的“表演”引来的警察,而索尼娅也闻讯赶来,但一切都迟了,卡捷琳娜肺结核晚期,在街上突然跌倒,大口吐血,最后,她被抬回索尼娅的家中,不多久就去世了。

2、这时,斯维德里盖洛夫突然出现,让拉斯科尼科夫非常惊讶,他透露他就住在索尼娅隔壁,并表示,他会用本来想给杜尼娅的十万卢布来救助卡捷琳娜留下的孤儿,想办法把他们安排进最好的孤儿院去。他还表示,希望有时间跟拉斯科尼科夫单独见面叙谈。

3、杜尼娅来找拉斯科尼科夫,他们稍稍交谈了几句,杜尼娅知道了他曾经被“误会为罪犯”,她认为她理解了哥哥的处境,她愿意给哥哥时间,让他整理心情。而拉斯科尼科夫却劝她“珍惜拉祖米欣”。

二、人物形象:斯维德里盖洛夫似乎有一颗善良的助人心。

第六章

6.1 仗义友谴责冷漠人 母生病妹收奇怪信

一、事件与动作:

1、得到了斯维德里盖洛夫的救助款,索尼娅忙着办理继母的丧事,同时把弟弟妹妹安排进去了非常好的孤儿院。

2、拉祖米欣来找男主角,对他的冷漠进行了无情的谴责,他告诉男主角,母亲病了,妹妹收到了奇怪的信件,收到信件之后,妹妹杜尼娅就惊疑不定,拉祖米欣却也不知道信件的内容,非常担心。

3、拉祖米欣还告诉男主角,案件的凶手找到了,是警察波尔菲里告诉他的,凶手就是油漆工。而拉斯科尼科夫却感到不同寻常,他嗅出了别样的味道,他感觉,警察波尔菲里不可能轻易相信油漆工是凶手,他感到他的麻烦在逼近。

4、拉祖米欣开始怀疑男主角是政治密谋者,所以才避开他们,鬼鬼祟祟。

5、在本节结尾,不速之客——警察波尔菲里上门了。

6.2 智警察真诚劝自首 顺命运受难得减刑(警察让男主角“顺承”)

一、事件和行为:

警察波尔菲里突然上门造访,这一节的事件,就是波尔菲里劝男主角自首,他表示,他已经在心中确认男主角是凶手了,但是如果男主角主动自首,他会隐去“他曾劝说”这个事,帮助男主角争取宽大处理。

二、复调性:警察阐述了很多思想理论。

1、从警察口里,讲出来“旧礼仪派”东正教徒对“受苦”的迷恋

他指出,他不相信油漆工是杀人犯,他认为,油漆工主动自首,其实是因为他们是“旧礼仪派”东正教徒,他们有着人就应当“受难”的信念,这些人就是单纯想要承受不公正、承受痛苦。(17世纪中期大牧首尼孔曾根据希腊东正教传统修改了俄国东正教的礼仪程序,当时就有很多人不接受这种改革,因此反抗,或者躲起来,成为“旧礼仪派”,这些人一直都有传承)。

2、波尔菲里直接陈述自己的观点:这场谋杀,是一种“时代病”,是新时代的革命思潮,物质主义所带来的问题。

3、波尔菲里用东正教的“顺承”来劝导男主角自首,从他自己的角度来揭示什么是“受苦”。很显然,波尔菲里是一个相信东正教“顺承”的人,希望男主角能够得到救赎。所以,男主角的救赎者,不仅仅有索尼娅,还有警察波尔菲里,而他们分别是东正教观念中“顺承”和“爱”、“荷难”的代表。

6.3 会“朋友”穷生见鳏夫 互生疑同是沦落人

一、事件和行为:

男主角主动去找斯维德里盖洛夫,但是他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个酒馆附近,他根本就不知道他为什么来到这里,但是透过玻璃,他却意外地发现对方就在这里,如同神迹。而对方告诉他,他是在潜意识里有印象,因为斯维德里盖洛夫曾透露这个地方对方给他,但男主角什么也不记得。然后,这节内容就是两个男人的谈话。

他们的谈话并没说出什么事情来,彼此都希望在对方的身上找到一些新鲜的东西,男主角发现对方只是对他好奇而已,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计划。

斯维德里盖洛夫觉得圣彼得堡令人倦怠,并且表示,他到这里就是为了找女人。

二、罪与罚思想主题:在结尾,斯维德里盖洛夫说是男主角的妹妹杜尼娅拯救了他。

6.4 订婚约鳏夫娶幼女 甚厌倦京城唯逐利

一、事件和行为:

这一节,仍旧是接续上文,两个男人的对话。

谈话内容,最主要的是斯维德里盖洛夫继续讲述他曾经的婚姻生活,以及他自身对女色的无尽欲求——他讲述了他如何跟妻子订立过契约,用遵守某些条款规则来换取有限度的“外遇权”;又如何在见到杜尼娅时难以自抑,宁愿舍弃富足的生活和杜尼娅私奔;而现在又如何跑到圣彼得堡希望再娶一个妻子。

他讲述了他和一个小女孩的婚约——一个非常幼小的十几岁少女,怎样把全副身心托付给她,她的家人怎样满意他这个有钱但年老的“夫婿”。

二、复调性:斯维德里盖洛夫阐述他对于圣彼得堡这座城市“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本质。

6.5 旧雇主胁迫杜尼娅 开两枪烈女自护身

一、事件与行为:

1、前情:杜尼娅收到的信,果然是斯维德里盖洛夫寄给她的,在信中,他透露他知道杜尼娅哥哥的隐秘,所以要求在住处约见杜尼娅。

2、杜尼娅在赴约途中,很惊讶地路遇哥哥拉斯科尼科夫,但是她没有惊动对方,她直接跟街头的斯维德里盖洛夫去了他的住处。虽然,杜尼娅心理很恐慌,不知道斯维德里盖洛夫是否会对她不利,但是她还是去了。

3、事实上,斯维德里盖洛夫故意挑选了一个周围房客和房东都不在的时机,把杜尼娅困在了自己房中,对她吐露了他所偷听到的关于拉斯科尼科夫的犯罪事实,并且告诉她,她若不相信,可以去向索尼娅核实。最后,他亮出底牌——他希望杜尼娅和他结婚,这样的话,他会用自己的钱财来救助拉斯科尼科夫,把他送到国外避难。

4、杜尼娅非常震惊于她听到的一切,但是她坚拒和斯维德里盖洛夫有任何交易,而在发现自己被困时,她掏出来随身携带的手枪(其实这是斯维德里盖洛夫去世的妻子送给她的),开枪自卫,然而,两枪都打偏了,只蹭破了斯维德里盖洛夫的头皮,她眼看无法自保,于是绝望地扔掉了手枪,准备任由命运安排。

5、然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斯维德里盖洛夫最终没有强迫她,而是放掉了她,让她赶快离开,以免自己改变主意,杜尼娅于是迅速逃走了。

二、复调性和人物形象:

斯维德里盖洛夫的观点——俄国没有高贵的传统和智慧,只有宽泛无意义的思想。他一方面,重申了恰达耶夫的“俄国无历史”论,一方面也谈到了俄国人“眼界开阔”——也就是能够吸纳各种西化思想,但是“没有特殊才能”,不能够真正理解、运用这些思想,不能够有条理地思考。可以说,斯维德里盖洛夫身上有一些罗亭(屠格涅夫作品中的人)的特点,他对俄国本土思想是鄙弃的,但自己却什么也做不成。

6.6 漂泊人散财做善事 失希望开枪弃残生

一、事件和行为:

1、斯维德里盖洛夫做了种种善事:首先,把钱财给索尼娅,劝她从良;同时,他心知肚明,如果拉斯科尼科夫会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则索尼娅必然同行,他告诉索尼娅,一定要收下他的馈赠,这样才有钱财支撑她到西伯利亚。其次,他深夜去探望年轻的未婚妻一家,给了未婚妻家很多钱财,表示自己要出门远行一阵,去往美国,暂时小别,大家都对他非常感激。

2、后来,他去了一个肮脏的旅店,在旅店里听隔壁住户吵架;后来,他对着窗子开始幻想,又开始做梦。

3、早上醒来,在雾蒙蒙的街上,故意寻找“见证人”,最后,他看到有一个个子不高的人站在大门外,他故意跟他面对面直视,交谈了几句奇怪的话,然后就开枪自杀了。

二、人物心理和人物形象:一个梦

斯维德里盖洛夫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救助了一个因为毁坏了东西,不敢回家的幼女,但是,很快,他发现幼女露出猥亵的、不符合年龄的笑容,他感到一阵恶心,醒来后,发现原来是梦。

其实,斯维德里盖洛夫一直在“为善”和“作恶”之间跳踉,他是“感官”的俘虏,“欲望”的奴隶,心中却一直都有不泯的善与真,他渴望被救赎,渴望被爱,他感觉孤苦漂泊,他心中的各种观念凌乱不堪,找不到精神依附,最终,他丧失了所有希望,决定自尽。但临终前,他还是尽全力做了许多帮助他人的事,在别人心中留下最后的好念想,而在自杀时,他依然希望有一个“见证人”,不希望孤单死去。这是一个失去人生希望的精神飘零者,是拉斯科尼科夫的同类——只不过,他既没有如拉斯科尼科夫般堕落得那么深,以至于去犯罪,也没有机会遇到一个索尼娅来实现救赎。

6.7 幸运儿母慈妹友爱 虽强辩内心转犹疑

一、事件与行为:

1、拉斯科尼科夫也想过要自杀,但他改变了主意,去探望妈妈,并明确表达了对妈妈的爱,又从妈妈处感受到了无条件的支持与爱。母子之间虽然没有直接讲明任何话,却传递着关怀与理解。

2、后来,他又在自己住处见到了妹妹杜尼娅和已经与他生死相依的索尼娅,两个女子都同样爱他、担心他,他对她们承诺了“自首”一事,但仍然不觉得自己有罪。

二、人物心理、复调和罪与罚思想主题:男主角的“超人”观念、成王败寇的拿破仑主义思想再度得到陈述。男主角现在只是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却不承认自己是错的。

6.8 索尼娅赠与十字架 罪书生坦承罪恶行

一、事件和行为:

1、拉斯科尼科夫去索尼娅处,由索尼娅为他佩戴十字架,并要求他在胸前画十字。

2、拉斯科尼科夫先是犹豫了一些时候,在河边游荡,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去自首而不是自杀,后来,在一种神秘力量的驱使下,他满眼泪水在干草广场的十字路口跪下叩首,亲吻地面(这是索尼娅要求他做的),在他做完这一切,他隐隐察觉到索尼娅在不远处注视着他。

3、拉斯科尼科夫之后到警察局,但是警察们没有人怀疑他,不知道他是来自首的,和他闲谈了一会儿,于是,他还惊讶地得知了斯维德里盖洛夫自杀的消息。

4、拉斯科尼科夫没有勇气自首,他走出了警局,却在警局门外遇到了索尼娅,原来索尼娅在这里等待他,鼓励他,于是,最终,他得到了力量,回到警局,讲出了真相。

二、人物心理和罪与罚思想主题:索尼娅为他荷罪,索尼娅对他深沉的爱,他心中忏悔火苗的闪现。

引文:在佩戴十字架时,他感受到了索尼娅对他的爱。

然而,他还是动了感情;看着她,他的心揪紧了。“这一个,这一个为什么哭呢?”他暗自想,“我是她的什么人?她为什么哭,为什么也像母亲或杜尼娅那样为我准备一切?她将要做我的保姆啊!

引文:索尼娅为他荷罪,陪他共走痛苦之路。

他在干草广场上第二次跪下来的时候,扭过头去往左边一看,在离他五十步远的地方看到了索尼娅。她躲在广场上一座饭棚后面,不让他看见,这么说,在他踏上这悲痛的行程时,一路上她一直伴随着他!这时拉斯科尼科夫感觉到,而且彻底明白了,不管命运会让他到什么地方去,现在索尼娅将永远跟着他,哪怕去海角天涯。他的心碎了……然而他已经来到了决定今后命运的地方……

尾声

尾声第一部分 猛回头书生得减刑 流放路圣女相随行

一、事件和行为:

1、考虑种种原因,法院对男主角从轻宣判,判处他去西伯利亚服苦役八年。

考虑到的减刑原因有

首先,男主角在不被怀疑的条件下,突然自首。

其次,在出庭过程中,他从头到尾不作任何自我辩解。

第三,男主角杀人后没有动用过钱财,甚至不晓得自己抢来的钱财数量。

第四,经旁证,确认他的精神健康状况有问题。

第五,经旁证,确认他平常是一个行为良好,助人为乐的人。男主角曾用仅有的钱财帮助过害肺病的同学,后来还在他死后为其父亲养老送终;男主角还曾勇闯火海救出两个小孩,因此自己也受了伤。

2、杜尼娅和拉祖米欣结婚,拉祖米欣继续他的学业,并准备实施他的出版业计划,他们期望攒够钱财,未来五年内可以移居西伯利亚,届时一方面可常常探望拉斯科尼科夫,另一方面可以在西伯利亚开始新生活——那里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和足够多的劳动力。

3、拉斯科尼科夫的事,妈妈被蒙在鼓里,其实,她心里暗暗明白儿子出了什么问题,但她并不多问;再后来,妈妈生病去世了。

4、索尼娅跟随拉斯科尼科夫去了西伯利亚,她经常去探望男主角,并帮助他和妹妹、妹婿通信,她的信件没有任何心理分析,仅仅是“客观描摹”,生动简洁,人物形象如在目前,令妹妹和妹婿对拉斯科尼科夫的情形掌握得非常清楚。

5、索尼娅在这里做了女裁缝,并且深受大家的喜爱,交到很多朋友,甚至犯人们也都喜欢索尼娅,因着索尼娅这一层关系,甚至拉斯科尼科夫的待遇都因为索尼娅的关系得到了很多照顾——但这些内容,索尼娅没有在信中提及。

6、拉斯科尼科夫依然不觉得自己有罪,虽然他习惯了过艰苦生活,无欲无求,顺应生活之自然,但他仍然无法和狱友交往,也无法全身心接纳索尼娅,最终,他生病进了医院。

二、人物心理、罪与罚救赎主题:索尼娅的书信和男主角的心理状态。

1、索尼娅的书信:没有心理分析,只有外在的描述(俄国文学的传统:上帝是要被“感知”的,东正教是感性、灵性的宗教,所以,越是用理性进行心理分析,主人公就越病态、越迷茫,在东正教观点中,“健康的心理状态”应当是能够“感知”到上帝,能够平和喜乐而有力量,没有心理分析的冲动和必要性。)

2、拉斯科尼科夫的心理状态:他有了最基本的“顺承生活”的状态,但依然在与人来往上显得不自然,与索尼娅的关系,也从拒斥,慢慢到接受、想念。

尾声 第二部分 病魔侵奇梦含深意 大梦觉顿悟获新生 

一、事件与行为:

男主角最终获得新生!所以,这一段,都是心理上的转变,本身无事发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索尼娅曾在拉斯科尼科夫病中到医院的院子窗前守护他;然而,后来索尼娅也生了小病,以至于有几天没有去探望拉斯科尼科夫,这让拉斯科尼科夫非常想念。

二、人物心理和罪与罚救赎主题:男主角的心理变化。

1、最开始,男主角仍然不觉得自己有罪,他只觉得自己是因为侵犯了“法律条文”而受到惩罚,却并不觉得自己侵犯了任何自然律。他只觉得自己愚蠢,却不觉得自己罪恶。他还受到这样的念头折磨:为何不自杀?生存如果只是生存本身,那么生存的目的在哪里?

2、然而,事实上,男主角隐隐感到了他的“超人信念”似乎是有问题的,他不能说明,不能分析,他只是“感受”到了他自己的信念是有问题的。

引文:他常常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而且不能理解,当时,他站在河边的时候,也许已经预感到自己和自己的信念是十分虚伪的了。他不理解,这种预感可能就是他生活中未来转变的预兆,就是他将来获得新生、以新的观点来看待人生的预兆。

3、他开始观察普通的犯人,他感到这些普通的罪犯比有思想的政治犯更聪明。

4、他开始思考:为什么所有人都喜欢索尼娅?

5、男主角的奇怪梦境:

在梦中,爆发了一场奇怪的瘟疫,几乎所有一切存在都被毁灭了,人类也受到了严重的攻击,被有着智慧和意志的微生物入侵体内,从而突然疯狂起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掌握着世间的真理,他们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然而,由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独自一人掌握世间真理,所以,他相互攻击,永远无法达成共识,无法做出任何有普遍意义的善恶判断,于是,人们开始组成军队,互相杀害,血流成河。最后,几乎所有的一切都毁灭了,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获得救赎——那就是一些最纯粹的“上帝选民”,他们在地球上开启了一种新生活,把这世界重新净化。

其实这个梦,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人神”(Man-God)和“神人”(God-Man)之分的隐喻。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人都应该是在上帝之下,服从上帝意志的人,也就是“神人”——人的认知是有限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的所有能力都来自于上帝的赋予,因此应当谦卑,应当知不足,应当时刻努力让心中的神性来引导自己的行为;相反,在无神论盛行之下,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流行的19世纪中期,太多的人开始自己站出来,抛开上帝,做起了“人神”,这就是把人的理性放在最高的位置,认为人本身可以被神化,可以无所不能。从这个逻辑推演下去,这些人就会觉得自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来犯罪,来杀人,就像拉斯科尼科夫一样,最终堕落作恶。

6、男主角最终的“顿悟”:他感受到了爱、神性、平静;他停止了理性的思考与分析,留下的,只有“感受”,他焕然一新。

引文:这是怎么发生的,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好像不知有什么突然把他举起来,丢到了她的脚下。他哭了,抱住了她的双膝。最初一瞬间她大吃一惊,吓得面无人色。她跳了起来,浑身发抖,望着他。但立刻,就在这一刹那,她什么都明白了。她的眼睛闪闪发光,露出无限幸福的神情;她明白了,她已经毫不怀疑,他爱她,无限地热爱她,这个时刻终于到了……

他们想要说话,可是谁也说不出来。他们都热泪盈眶。他们俩都面色苍白,两人都很瘦;但是在这两张仍然带有病容的、苍白的脸上已经闪烁着获得新生的未来的曙光。爱情使他们获得了新生,这一个人的心包含另一颗心的无穷无尽的生活源泉。

7、结尾:获得新生的男主角非常平静,什么念头都没有,只有“美好的感觉”,在他的枕头底下,押着一本福音书。

引文:而且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呢,一切痛苦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在最初的感情冲动中,一切,就连他犯的罪,就连判决和流放,他都觉得好像是某种身外的、奇怪的、甚至仿佛不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不过这天晚上他不能长久和固定地去想某一件事,不能把思想集中到某一件事情上去;而且现在他也并未有意识地做出任何决定;他只是有这样的一些感觉。生活取代了雄辩,思想意识里应该形成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东西

他枕头底下有一本福音书。他无意识地把它拿了出来。这本书是她的,就是她给他读拉撒路复活的那一本。刚开始服苦役的时候,他以为她会用宗教来折磨他,会和他谈福音书上的故事,把书硬塞给他。然而使他极为惊讶的是,她连一次也没跟他谈起这件事,连一次也没提出要给他福音书。在他生病前不久,他自己向她要这本书,她默默地给他把书带来了。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翻开过这本书。

现在他也没有把书翻开,不过有个想法在他脑子里突然一闪:“难道现在她的信仰不能成为我的信仰吗?至少她的感情,她的愿望……”

未来还将陆续刊登相关考研题目分析。

感兴趣的话,赶快扫码报名课程吧!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