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4日讯 13日下午,青岛市急救中心接到紧急求助电话,日照市莒县人民医院的一名39岁患者小脑后下动脉瘤破裂出血,需紧急转送至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介入治疗。此时已临近日落,青岛“空中120”克服轻雾等困难,飞越大珠山、小珠山以及胶州湾展开急救。
当天有轻雾且已临近傍晚,直升机要飞越大珠山、小珠山以及胶州湾,飞行条件并不好。但此时这名患者病情严重,已在莒县人民医院紧急做了脑室外引流手术,患者已经全麻,尚未恢复自主呼吸,转运途中需呼吸机、心电监护、微量泵等医疗支持。面对这起要求极高、病情极重、时间极紧的直升机紧急转运任务,青岛市急救中心联合山东高速、中信海直、两地医院,充分发挥胶东经济圈航空医疗急救一体化机制作用,组织各方协调联动,充分研判,合理规划,以最快的速度做好起飞准备。
下午4时8分,H135直升机从青岛市急救中心起飞。飞行途中,医生刘万来和护士李敏通过微信群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为接到病人以后的机上监护和生命支持做好准备。下午5时7分,直升机载着患者从莒县人民医院院内停机坪起飞,赶往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途中持续心电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镇静、降压药物泵入,患者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9%到100%,各项生命体征维持稳定。下午5时50分,医疗直升机安全降落到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附近的临时起降点,市急救中心航空医护团队与在降落地点等待的医院介入团队高效率对接,圆满完成这次既紧张又充满挑战的航空转运任务。地面翻山跨海200公里的路程,直升机途中仅用43分钟。
本次任务是胶州地区首例航空医疗转运病例,涉及3地、2次转场,患者病情重,对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操作技能挑战极大,加上天气情况不佳,飞行需要跨越山海,对飞行员的驾驶能力也是极大的考验。机上医生、护士凭借高素质医疗本领和操作技能,中信海直机组人员依托高超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驾驶经验圆满完成任务,为提升半岛航空救援能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据介绍,青岛市急救中心作为半岛航空医疗救援联盟主席单位,近年来不断加大区域内资源共享协作,建立多方联动、区域协同、分级救治的航空医疗救援机制,打造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陆海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保障体系,为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坚实保障。(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责任编辑: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