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画能赚钱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小小的一幅书画中能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财富呢?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简单说说吧。
书画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的代表符号,在艺术品里是第一大项。
艺术品,人类社会发展的图像记忆,记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程,浓缩着历史的精华片段,传承着文化的精神血脉,展示着民族的伟大魂魄。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都会有众多的艺术门类,但毫无疑问,书画一定是这个民族或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书画大师傅抱石先生就曾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某种形式。”
具体到艺术品市场也同样如此,在艺术品市场中,书画历来是最重要的内容,属于当之无愧的第一大项。艺术品拍卖现场拍书画专场时,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而拍其他专场就明显没这么高的人气了。由此可见,喜欢书画的人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
一幅画凝聚了艺术大师的智慧和心血
我们所说的一幅书画中贮藏着巨大的财富,这幅书画当然不是指所有的书画作品,而是指那些能称得上是艺术品的书画作品,但实际上,能称得上是艺术品的书画作品数量是非常有限的。
就说中国近现代绘画吧,20世纪一百年,能画画的人有千千万万,可到今天还能够留下来进入艺术品市场中流通的书画家数来数去也就剩下了不到一百人左右,这个数字可真称得上是沧海一粟,而其他绝大部分的人早已淹没在浩瀚的历史烟云中,无影无踪了。留下的报报大号无非是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黄胄等人,这些人不说是融古通今开宗立派,也是承上启下面貌鲜明,个个堪称汇聚百家学养,集万千智慧于一身的大成者,这也就是为什么徐悲鸿先生称张大千为“五百年来一大千”的原因。
为什么一张画中能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在这些巨匠的笔下,不论是风晴雨雪四时朝暮,还是一树一石,仙佛鬼神,无不凝聚了他们的心血情感以及百炼成钢的技法,同时在作品中又折射出了他们对人文、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的思考,您说这百年浪里淘沙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作品该不该值钱呢?
绘画是最稀有的资源
“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美国在中东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发动战争,为了什么?石油。因为石油是稀缺资源。同样,书画属于稀缺资源,并且可以说是更加稀缺。为什么这样说呢?
以中国近现代书画为例。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近现代书画,通常是指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上个世纪末这将近一百年的书画作品,如果以艺术家论,基本上是从任伯年、吴昌硕开始,到黄胄、周思聪结束。
在这将近一百年的历史阶段中,中国画坛风云际会,群星璀璨,产生了多位划时代的艺术巨匠,如大家熟悉的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再到后来的李可染、李苦禅、王雪涛等,他们的成就聚合在一起,足以与历史上任何巅峰时期比肩。
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世纪一百年必将被列为中国美术史上一段辉煌的时期。但同时,上世纪一百年又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百年,艺术家们颠沛流离,创作的作品极难保存,这也使得这些艺术家们原本就少的作品传世量就更少。
像开一代新风的徐悲鸿先生,包括他在国外留学时画的将近一千张素描稿在内,他的存世作品还不到三千件,这其中1282件存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也就是说,散落在民间可以流通的作品还不足一千件。
在人们的印象里,大家觉得白石老人的作品好像数量不少,的确,在近代画家中白石老人创作的作品数量是最多的,大概有两万张左右,这个数字绝对是创造了中外美术史上的奇迹。
这与白石老人一生勤奋,每天坚持做画以及他长寿有直接关系。但是,在收藏界喜欢白石老人作品的人也是最多的,他的作品是书画收藏家的首选,除了他的大部分作品被收藏进了美术馆之外,散落在民间的也仅仅只有几千幅,况且人们以藏有一张齐白石作品为荣,藏有作品的人谁又会轻易出手呢?这样算来,白石老人的作品能在民间流通的依然很少。
综上所述,书画大师们有限的作品存量,相较于全球华人庞大的收藏群体而言,是什么概念?大海捞针,数量少,不可复制,收藏家每藏入一张,市面上就减少一张,所以我们说书画作品是非常稀缺的资源。
这就是为什么一幅书画中会贮藏着巨大的财富,而人们又甘心情愿用真金白银去换一张“纸”的原因。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