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一件物品的长度称为“尺寸”,早期的尺、 寸、 寻、 丈等单位都是以人体各个部位为依据建立的,因成年人用自己的手、指和双臂去测量长度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 一个手指为寸,指拇指第一关节的宽度,如 《孔子家语》 “布手知尺、布指知寸 , 舒肘知寻 , 斯不远之则也。”  

“尺”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长度,“尺”是伸开拇指和另外四指后,用指尖最远的间距来比画物体长度的动作,“丈”从“十倍”的意义衍生而来,使用的是汉字造字法中的“会意”。  

在上古时代,人的手掌长度还被称为“咫”,一咫为八寸,而一尺为十寸,所以有了“咫尺之间”的说法,同时,上古人又将张开臂手后的长度称为“寻”。  

这套八进制和十进制并行的奇怪体系,在周代后被稳定的十进制“丈–尺–寸”体系取代,中国古代计量普遍接受十进制后,还以十进制原则进一步扩展了单位系统:“丈”以上为“引”,“寸”以下则为“分”“厘”“毫”“忽”等。  

在成语里,“寸”也从长度单位的本意衍生成了强调小的虚称,如寸土寸金、寸草不生、寸步难行、肝肠寸断等;“丈”用于强调大,如一落千丈、光芒万丈等。  

还找到一些表示相对比较的成语,如“得寸进尺”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有几个绝对数量的成语,如“三寸不烂之舌”,这里的“三寸”指的是人舌头的实际长度。

我们在文学作品中经常看到“七尺男儿”这个词,按照现在的长度单位来计算的话,一米等于3尺,也就是说“七尺男儿”足足有2米多高!难道古代人都和姚明差不多高吗?  

其实古代的“尺”与现在的“尺”是不一样的,古代一尺约23厘米,而现代一尺约等于33.3厘米,差别不小。

我们常说的“七尺男儿”,比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其实只是刚过1.60米而已,这算是比较常见的身高,而古人认为的标准身高是八尺,也就是1.82米左右,而身长九尺半的关羽,也就是约有2.18米,就算在现在也是相当高了。  

古人对于日常物品的测量,和土地测量的认识从诞生起就发展出了不同的系统,最普遍的词源来自人的步伐。

不过也有部分来自丈量土地用的绳索或棍棒,对于使用人的步伐来测量的长距离,我们称之为“动态长度”,使用标尺进行测量为“静态长度”。  

不过,用作单位的“步”是迈几次腿?我们现在理解的步数,包括我们手机里的计步器,都是把迈一次腿称为一步,但在中国古代,迈一次腿叫作“跬”,迈两次腿才是“步”。  

我们都知道成语“半斤八两”,字面上的意思是半斤等于八两,即一斤是十六两,由于古代人们一直使用十进制,所以他们很少遇到非十进制的日常单位,这种普通的单位转换问题因此形成了一个成语。  

“ 半斤八两”意思是一个“ 半斤” 与一个“ 八两”相比较, 轻重是相等的,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彼此不分上下,到了70年代初才停止使用。  

比“斤”大的有“钧”和“石”,比“两”小的有“锱”“铢”“钱”,在成语“雷霆万钧”“千钧一发”“锱铢必较”等可见到这些单位,这些单位间的换算基本是2或3的倍数,如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4锱,1锱=6铢等。  

重量单位实践中对应的数量级跨度非常大,我们知道,长度单位中,短的“尺寸”和长的“里”发展成了两套不同系统,对应的是完全不同的测量手段,它们之间的换算纯属为了方便所设。

但需要称重的物体,从细小的钱币、药材,到庞大的建筑材料,所做的归根结底是平衡。测量重量的范围从大致1克到一个人能搬动的重量,再往上的重量呢?由于重的不易搬动,古人所知的天平平衡法就不好操作了。

想必都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大象站在木舟上,测量船身下沉的深度,然后在船上放上可以分割和测量的石块来代替大象,最后将各个石块测得的重量加起来。

其实不论历史上有没有这回事,这个典故说明了古代的重量单位,是有“可操作范围”限制的,超过这个范围,人们就只能使用间接的方式进行测算。  

古代诗词对重量单位的使用较为频繁,诗人、词人也喜欢通过对事物不同份量、重量的描述去抒发他们的情感,“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诗中的“百镒黄金”,如以一镒为二十两来换算,相当于两千两黄金。  

“钧”字也是古代的重量单位,通常一钧等于三十斤,成语 “雷霆万钧”就常用来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而“千钧一发”,也因字面意思为“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丝上”,来形容情况万分危急。#科普#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